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玉米蛋白的主要成分,其含有較高比例(約50%)的疏水氨基酸,不能分散在純水介質(zhì)中。而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所用介質(zhì)大部分為水,所以其在食品行業(yè)的應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已有文獻指出,通過十二烷基磺酸鈉(SDS)、堿和熱修飾玉米醇溶蛋白的結構,可以提高在水中的分散性和改善其他的理化和功能性質(zhì)。但是,目前文獻中的改性研究主要針對性能結果的提高,缺少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結構變化與功能性質(zhì)提升之間關系的探討,同時,對改性條件研
2、究時也忽略了溶劑自身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在2種極性不同的介質(zhì)(水和70%乙醇)中利用常規(guī)改性方法中堿或SDS對玉米醇溶蛋白以及玉米醇溶蛋白的兩種重要組分(α和γ-玉米醇溶蛋白)進行改性,借助透射電鏡(TEM)、圓二色譜(CD)、動態(tài)光散色(DLS)、高分辨透射電鏡等工具,系統(tǒng)地研究了介質(zhì)極性對玉米醇溶蛋白結構和性質(zhì)的影響,以及在兩種介質(zhì)中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的功能性質(zhì)和結構之間的關系。同時,采用乳清濃縮蛋白纖維核(一種具有高活化能的蛋白質(zhì)
3、獨特聚合形式)與玉米醇溶蛋白復合形成膠體顆粒,研究其結構和性質(zhì)的獨特變化。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改性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微觀形態(tài)和分散性能
介質(zhì)極性與改性α/γ-玉米醇溶蛋白在水中分散性提高有很大關系,在極性強的介質(zhì)(水)中,堿或SDS結合加熱10 h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在水中的分散性分別提高了94.50%和95.65%;在弱極性介質(zhì)(70%乙醇)中,堿或SDS結合加熱10 h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性分別
4、提高了50.81%和69.25%。改性后的α-玉米醇溶蛋白的分散性的變化和改性后γ-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性的變化結果相一致。說明極性強的介質(zhì)有利于堿或SDS改性的α/γ-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性的提高。介質(zhì)極性也影響著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的結構形態(tài),在弱極性介質(zhì)中,α/γ-玉米醇溶蛋白形成了顆粒粒徑較大的球狀形態(tài)聚合物,這種球形結構形態(tài)與改性前玉米醇溶蛋白的形態(tài)一致,只是粒徑大小上存在不同,在極性強的介質(zhì)中球狀結構聚合物被破壞,形成了顆粒較小的無規(guī)
5、則聚合物。
(2)改性后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雙親性
兩種改性方法使玉米醇溶蛋白雙親性發(fā)生完全不同的變化,在水介質(zhì)中堿改性方式明顯改善了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雙親性,而水介質(zhì)中SDS改性方式?jīng)]有改善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雙親性。在介質(zhì)極性從弱(70%乙醇)到強(25%乙醇)的過程中,在水介質(zhì)中堿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均保持著較高的分散性(>95%),聚合物從球狀形態(tài)變?yōu)闊o規(guī)則形態(tài),粒徑從353 nm降至237 nm;
6、而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分散性隨介質(zhì)改變變化不大,分散性較低(從43.61%到67.89%),其聚合物的形態(tài)從大的無規(guī)則聚合物變成小的球狀顆粒聚合物,粒徑從3326 nm降低至295.40 nm。而且2種方式改性的α-玉米醇溶蛋白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
(3)改性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結構逆轉能力
利用Wang和Padua提出動力學公式擬合出介質(zhì)極性變化過程中堿和SDS改性的α/γ-玉米醇溶蛋白聚合物粒徑變化和時間
7、的關系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出了堿和SDS改性后γ-玉米醇溶蛋白的親水常數(shù)(K)分別為1.49×1013和3.22×10-5,表明堿改性后γ-玉米醇溶蛋白的親水能力比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親水能力要高。堿改性后α-玉米醇溶蛋白的親水常數(shù)(3.07×106)比SDS改性α-玉米醇溶蛋白的親水常數(shù)(1.63×10-7)。
2種改性方式修飾的玉米醇溶蛋白產(chǎn)生性能差異與其不同的結構變化有關,堿改性γ-玉米醇溶蛋白具有較強的
8、α-螺旋恢復能力,在水介質(zhì)中堿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含量僅為8.06%,而當把介質(zhì)變?yōu)?0%乙醇后,其α-螺旋恢復至27.06%,這個值接近于在乙醇介質(zhì)中堿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含量(27.94%)。但是,具有較差親水能力的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恢復能力很差,在水介質(zhì)中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含量為7.97%,而當把介質(zhì)變?yōu)?0%乙醇后其α-螺旋含量卻降低至2.45%。疏水性更強的較強的
9、α-玉米醇溶蛋白也表現(xiàn)出較強的α-螺旋恢復能力。而且α-螺旋恢復能力賦予了較高的結構逆轉能力,從高分辨透射電鏡(RH-TEM)結果可以更直觀地觀察到結構變化情況,在介質(zhì)從極性較強的水變?yōu)槿鯓O性70%乙醇時,堿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從伸展的波紋狀結構恢復至其在若極性介質(zhì)中的卷曲狀結構。但是,在水介質(zhì)中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水波紋狀的結構無法恢復至卷曲狀態(tài)。
(4)纖維核-玉米醇溶蛋白膠體顆粒的性質(zhì)
纖維核是乳清
10、濃縮蛋白(WPC)納米纖維形成過程中的一種獨特結構,與玉米醇溶蛋白復合可以制得膠體顆粒。該膠體顆粒中玉米醇溶蛋白仍然保持著球形結構,在水中的分散性卻可以達到71.59%,而且該膠體顆??梢越档陀衩状既艿鞍椎某赡z濃度,成膠濃度從20%(玉米醇溶蛋白單獨成膠濃度)降低至12%。流變學的結果表明纖維核-玉米醇溶蛋白膠體顆粒分散液比WPC-玉米醇溶蛋白膠體顆粒分散液具有更好的表觀粘度、較好的乳化性、較高的黏性模量和彈性模量。
(5)改
11、性方法—性能—結構之間的關系
良好的功能性質(zhì)需要獨特的結構變化,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要求玉米醇溶蛋白失去原有的球形顆粒結構,形成更小的無規(guī)則聚合顆粒,這種形態(tài)變化需要蛋白分子中的α-螺旋結構展開;而乙醇中良好分散性要求玉米醇溶蛋白保留球形顆粒結構,這種球形顆粒結構需要α-螺旋結構的存在。不同改性方法賦予玉米醇溶蛋白不同的結構轉變能力,水中堿改性的方法使玉米醇溶蛋白分子中的α-螺旋結構可以隨著介質(zhì)極性不同發(fā)生可逆性轉變,賦予其優(yōu)良的
12、雙親特性。SDS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分子中的α-螺旋結構在介質(zhì)極性變化時不能發(fā)生可逆性轉變,其雙親性較差。
纖維核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保持著較好的球狀結構,而堿改性破壞了玉米醇溶蛋白的球狀結構,這種結構的變化帶來了功能性質(zhì)的差異。與堿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相比較,纖維核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在較低的濃度(12%)下可以達到較高的表觀粘度、黏性模量和彈性模量。纖維核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的持水性、泡沫穩(wěn)定性和乳化穩(wěn)定性分別比堿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醇溶蛋白的改性及成膜性質(zhì)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糖接枝改性及應用.pdf
- 靜電紡玉米醇溶蛋白微納米纖維的改性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功能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pdf
- 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的粘結性及流變性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微球、薄膜的成型與功能化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的超聲波提取、改性與釋藥性能的研究.pdf
- 玉米α-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表達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的脫色技術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微粒的制備工藝研究.pdf
- 外文翻譯---玉米醇溶蛋白研究進展
- 玉米醇溶蛋白在醇水中的凝聚行為和性質(zhì)研究.pdf
- 玉米中黃色素與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藝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遺傳資源研究信息平臺的構建.pdf
- 玉米醇溶蛋白-精油復合可食性膜的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微膠囊的制備及性質(zhì)研究.pdf
- 含醇溶蛋白玉米回生淀粉的制備.pdf
-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純化及增塑成膜研究.pdf
- 熱變性米渣蛋白功能改性與結構關系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突變性狀的分子表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