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土壤污染問題嚴重,其中土壤有機污染非常普遍,嚴重危害土壤的生產和生態(tài)功能、農產品質量和人類健康。有效防治和修復有機污染土壤已成為環(huán)境領域的一個研究重點。叢枝菌根(AM)修復技術優(yōu)勢突出,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很多研究將叢枝菌根真菌(AMF)引入有機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效果顯著。AM修復有望成為有機污染土壤修復中最為經濟、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但現有研究多關注AM修復效果,對AM修復機理的研究相對缺乏。土壤酶是土壤中生化反
2、應的催化劑。土壤酶不僅在土壤有機污染物降解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且能夠反映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生物活性,研究AM修復過程中土壤酶活性的變化有助于搞清其修復機理,從而更好地指導AM修復技術的廣泛應用。
本文介紹了AM修復有機污染土壤研究進展;以菲和芘為PAHs代表物,研究了AM修復PAHs污染土壤的作用規(guī)律;探討了AM條件下PAHs污染土壤中幾種主要酶活性的變化;分析了AM菌絲對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研究結果可為明確AM
3、修復PAHs污染土壤的機理等提供重要依據。取得的主要創(chuàng)新性成果如下:
(1)研究了AM修復PAHs污染土壤的作用規(guī)律。結果表明,種植植物促進了土壤中菲芘的降解,接種AM真菌可以縮短植物修復周期,提高植物修復效率。土壤中菲和芘起始含量為43.9mg/kg和78.2mg/kg,30d后接種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 G.m)的處理的菲和芘殘留含量分別為1.1mg/kg和23.3mg/kg,低于不接種對照處理。
4、土壤芘起始含量為33.4mg/kg~134.5mg/kg時,70d后接種G.m處理的芘去除率為77.5%~84.8%,高于不接種對照處理的60.5%~80.5%。供試時間內,接種G.m后,紫花苜蓿對菲和芘的吸收積累量占土壤中降解總量的貢獻率分別小于2.690%和2.631%;表明,植物吸收積累并不是AM修復PAHs污染土壤的主導機制。
(2)探討了AM條件下PAHs污染土壤中幾種酶活性的變化??傮w來看,菲芘復合污染土壤中,
5、植物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供試時間內,接種G.m和幼套球囊霉菌(Glomus etunicatum, G.e)均提高了三葉草根際土壤多酚氧化酶、過氧化氫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總體呈增加趨勢。接種G.m提高了黑麥草根際多酚氧化酶活性,但總體上降低了過氧化氫酶活性,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則先升高后降低。接種G.e的三葉草根際酸性磷酸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30d前顯著高于接種G.m的處理,之后差異不顯著。相同AMF對不同種
6、類宿主植物條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影響不同,AMF作用的性質與宿主植物特性有關。
(3)分析了AM菌絲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接種G.m顯著地增加了三葉草菌根際和菌絲際土壤中微生物數量,并對土壤微生物區(qū)系有選擇作用。菌絲際土壤中細菌和真菌數量多于菌根際,而放線菌數量則少于菌根際。由于AMF對土壤微生物區(qū)系的選擇作用,菌根際和菌絲際土壤中酶活性差異較大。菌絲際酸性磷酸酶顯著高于菌根際,過氧化氫酶活性略高于菌根際,而多酚氧化酶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叢枝菌根對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修復作用及機理研究.pdf
- 叢枝菌根對植物吸收多環(huán)芳烴的影響.pdf
- 孔雀草--蚯蚓--叢枝菌根真菌聯合修復Cu污染土壤的研究.pdf
- 叢枝菌根真菌對宿根高粱修復銫污染土壤影響機制研究.pdf
- 叢枝菌根真菌對植物吸收多環(huán)芳烴的影響及機制初探.pdf
- 超聲波修復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研究.pdf
- 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微波修復技術研究.pdf
- 表面活性劑對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修復研究.pdf
- 堆肥法生物修復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pdf
- 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研究.pdf
- 土壤多環(huán)芳烴污染根際修復研究進展
- 電動生物技術修復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研究.pdf
- 叢枝菌根真菌對重金屬、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研究.pdf
- 叢枝菌根真菌在稀土-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復中的作用研究.pdf
- 表面活性劑對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復研究.pdf
- 多環(huán)芳烴污染對植物酶活性的影響研究.pdf
- 高環(huán)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的苜蓿-芽孢桿菌聯合修復研究.pdf
- 高級氧化技術在修復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中的研究.pdf
- 叢枝菌根真菌對宿根高粱修復銫污染的調節(jié)效應.pdf
- 多環(huán)芳烴污染農田土壤原位生物修復技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