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腹股溝疝是常見病,不同國家的年發(fā)病率從每千人100~300人不等,它在男性中的發(fā)病率為27%,女性中的發(fā)病率為3%[1].據(jù)估計,每年全世界約有20,000,000名患者需行腹股溝疝修補.自1887年Bassini首創(chuàng)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疝修補術以來,已有100多年歷史,并曾被譽為經典手術。100余年來,腹股溝疝的治療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修補方式也從最初有張力、低張力到今天被廣泛接受的無張力疝修補.傳統(tǒng)的疝修
2、補術是將鄰近不同組織強行拉攏縫合,以修補加強腹壁的薄弱部位或缺損,達到治療目的。當腹壁組織的薄弱損害較重時,傳統(tǒng)的疝修補術常較難完美完成,由于張力大且不同組織相縫合不易產生真正的愈合,所以,手術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復發(fā)率高,據(jù)有關文獻報道復發(fā)率高達10%~15%[2]。1989年Lichtenstein等提出“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概念,其方法是利用人工材料修補腹股溝管后壁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關閉縫合.補片材料為人工合成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無
3、排異反應,具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該術式將術后復發(fā)率降低至0.5%~1%[3].此后“無張力”成為疝修補術的基本原則.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進步和器械的完善,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Lapara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也獲得迅速的發(fā)展。目前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方式多樣,各有其優(yōu)缺點,腹股溝疝選擇何種手術修補方式仍存爭議.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①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可行
4、性和有效性。②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不同術式的選擇。③探討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中補片固定的方法的可行性。
資料和方法
回顧分析了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連續(xù)收治接受手術治療的單側腹股溝疝(直疝和斜疝)患者共75例的臨床資料,其中行Lichtenstein35例,行LIHR40例,LIHR中行經腹腔腹膜前修補法(Transabdominal Prepedtoneal hernia repair,TAPP)
5、的有26例(其中術中補片使用釘合器固定的有11例,使用Prolene縫線固定的有15例),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補法(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的14例,術后隨訪3~29個月。本研究將從①LIHR與Lichtenstein的比較,②TAPP與TEP比較,③TAPP中兩種補片的固定方式比較三部分全面探討幾種術式的可行性及優(yōu)劣。幾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使用鎮(zhèn)
6、痛藥物的例數(shù)、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第1天疼痛評分,術后并發(fā)癥、術后復發(fā),住院總費用和術后生活滿意度。
結果:
所有75例患者手術均成功完成,40例LIHR組無中轉開腹。LIHR組手術時間比Liehtenstein組要長[(136.6±26.1)分鐘vs.(75.1±11.1)分鐘;P=0.039];同Lichtenstein組相比,LIHR組患者住院總費用[(12540.3±2582.3)元vs.(6709.6
7、±1477.8)元;P=0.042]高,術后第1天疼痛評分(1.8±1.6 vs.3.0±1.57;P=0.041)輕和術后下床活動時間[(6.5±1.3)小時vs.(11.3±2.2)小時;P=0.023]早,且在統(tǒng)計學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兩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5%vs.8.6%)和復發(fā)率(5.0%vs.8.6%)相似,無統(tǒng)計學差異?;颊咝g后生活滿意度調查顯示:LIHR組較Lichtenstein組稍高,但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差異.
8、
TAPP組26例和TEP組14例在手術時間[(140.6±24.5)分鐘vs.(126.4±42.16)分鐘]上無顯著性差異;兩組的術后住院天數(shù)分別為(3.1±1.1)天和(3.4±0.96)天(P=0.401),術后使用鎮(zhèn)痛藥的例數(shù)兩組分別為2例和0例,暫時性神經感覺異常和血清腫是兩組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兩組比較也無顯著性差異.住院總費用TAPP組為(11347.2±2611.5)元,TEP組為(14175.6±3214.
9、1)元,TAPP組要低于TEP組,但也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484).
在釘合器組11例和Prolene組15例的對比研究中,住院總費用釘合器組要明顯高于Prolene組[(14347.3±2375.6)元vs.(9745.7±2162.3)元,P=0.048]。但是,在手術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患者術后滿意度、術后并發(fā)癥和復發(fā)率方面兩組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腹腔鏡雙側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研究
- 腹腔鏡雙側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研究.pdf
- 成人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和開放式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研究.pdf
- 完全腹膜外腹腔鏡疝修補術在治療成人腹股溝斜疝中的臨床應用.pdf
- 腹腔鏡下免輸精管分離腹股溝疝修補術與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的對比研究.pdf
- 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后并發(fā)癥
-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病例分析.pdf
-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圍手術期護理
- 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臨床應用研究.pdf
- 腹股溝疝的腹腔鏡治療課件
- 自固定補片在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應用研究.pdf
-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圍手術期護理經驗
- 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腹股溝疝修補術
-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圍手術期護理經驗
- 腹腔鏡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的臨床和實驗研究.pdf
- 腹腔鏡下疝修補術
- 雙腹腔鏡全腹膜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應用.pdf
- 腹腔鏡Keyhole技術在造口旁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腹腔鏡下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應用解剖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