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導管原位癌行前哨淋巴結活檢指征的探討.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分析乳腺導管原位癌的前哨淋巴結臨床及病理特征,探討乳腺導管原位癌患者實施前哨淋巴結活檢的指征。
  內容乳腺導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又稱導管內癌(intraductalcarcinoma),是指癌細胞未突破導管壁基底膜。理論上此類型乳腺癌不向周圍組織浸潤,也不發(fā)生淋巴結轉移。隨著鉬靶的廣泛應用,導管原位癌越來越多的被發(fā)現,占乳腺癌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新確診的乳腺癌中,約10-2

2、5%為導管原位癌。導管原位癌的生物學惡性行為多樣,和浸潤性癌相比,同樣具有惡性程度高、中、低的區(qū)別。組織學分級、免疫組化類型可幫助判斷其惡性程度。導管原位癌可向浸潤性導管癌發(fā)展,一部分導管原位癌確診時就伴隨有微浸潤。在臨床中病理科的診斷,不同的病理科醫(yī)師可能對同樣的標本做出導管原位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診斷,存在爭議。一些臨床醫(yī)生偏向于對重度不典型增生按導管原位癌來處理,擴大切除的同時切取切緣做病理檢查,評估切除的徹底性。前哨淋巴結最早提

3、出于陰莖癌中,其概念為特定區(qū)域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結。1991Giuliano首先將前哨淋巴結的概念應用于乳腺癌,并在乳腺癌的手術中,使用異硫藍作為染色劑實施前哨淋巴結切除,獲得成功。腋窩淋巴結分期對乳腺癌患者治療方式的選擇、預后判斷、復發(fā)風險評估、臨床分期等都非常重要,但其上肢水腫、功能障礙、活動受限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前哨淋巴結活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上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對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進行判斷,臨床工作中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前哨淋巴結

4、活檢。導管原位癌理論上不向周圍組織浸潤、不發(fā)生轉移,對于導管原位癌患者是否行前哨淋巴結活檢一直存在爭議。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附屬醫(yī)院)2002年10月到2010年11月期間診斷為乳腺導管原位癌并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46例患者的的前哨淋巴結狀態(tài)及其與其他臨床及病理特征的關系。
  結果:共選出46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8歲~71歲,中位年齡45歲,其中小于60歲者41例(占總數的89.1%)。病程最短3天

5、,最長10年,中位病程40天。術前和(或)術后診斷為單純性導管原位癌或導管原位癌伴微浸潤或浸潤、小葉原位癌、page's病。46例患者均在術前或術中施行前哨淋巴結活檢。數據采用多重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腫瘤大小、檢出SLN數、腫瘤分級、切緣狀態(tài)、DCIS類型、是否伴隨壞死均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可能與乳腺導管原位癌患者前哨淋巴結陽性的幾個因素為:年齡41歲-69歲、腫瘤大小1.1cm-5.0cm、切緣狀

6、態(tài)未知、腫瘤壞死伴隨或未知、腫瘤分級Ⅰ級以上或未知。目前達成共識的有:乳房全切及即時重建的患者在術中行SLNB;在術前應用對比增強B超引導下行前哨淋巴結穿刺活檢,如結果為陰性則在術中行常規(guī)SLNB。Tomohiro Miyake[1]認為出現可觸摸到的腫塊以及MRI提示≥2 cm是導管原位癌可能同時隱匿有浸潤性導管癌的高危因素。其他一些研究報道的高危因素為:由針吸穿刺診斷為DCIS,穿刺時發(fā)現廣泛鈣化,腫瘤大小,高核分級,切緣距離,伴隨

7、小葉癌化,激素受體狀態(tài),MR的DCE和DW影像特征,BRCA基因檢測結果等。切緣距離爭議較大,一些文獻認為即使切緣太近或者切緣陽性,胸壁轉移發(fā)生率很低,甚至無需術后放療(PMRT)。一個合理的治療方式的制定,應該包括治療失敗后的補救措施,以期使患者得到最大的獲益,SLN陽性而未行腋窩淋巴結清掃的患者,無論術前是否進行過放射治療,單獨全乳房放療可以提供足夠的局部控制。繼保乳術后放療可明顯降低復發(fā)率之后仍可應用三苯氧胺以顯著降低ER陽性患者

8、繼發(fā)性乳腺癌發(fā)生。這些研究都有利于大膽的探索DCIS患者行SLNB的指征。在研究中,分析每個單獨的因素可以發(fā)現,所有SLN陽性都出現在41歲-69歲組、腫瘤大小1.1 cm-5.0 cm組、切緣狀態(tài)未知組、伴腫瘤壞死或未知組、腫瘤分級Ⅰ級以上及未知組,這仍可以提供一些線索。41歲-69歲組患者受雌激素作用時間長,身體代謝相對活躍,可能是SLN陽性全部出現在此組的主要原因。腫瘤小(≤1 cm)或太大(>5 cm)則其惡性程度相對較低,這一

9、結果與Shelley H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顯示高分級腫瘤越大預后越好。切緣狀態(tài)未知,則有可能藏匿切除不完全而殘留浸潤性癌或其他類型癌,而導致SLN陽性全部集中在此組。腫瘤分級高級腫瘤伴隨壞死,均提示腫瘤的惡性生物學行為較明顯。因此和相關文獻結果比較,研究結果顯示,以下幾個因素可能對預測DCIS患者可能出現SLN陽性提供幫助,臨床在遇到出現這些因素的DCIS患者需慎重考慮其治療方式及策略,這些因素包括:年齡41歲-69歲、腫瘤大小1

10、.1 cm-5.0cm、切緣狀態(tài)未知、伴腫瘤壞死或未知、腫瘤分級Ⅰ級以上及未知。
  結論:以下幾個因素可能對預測DCIS患者可能出現SLN陽性提供幫助,臨床在遇到出現這些因素的DCIS患者需慎重考慮其治療策略,這些因素包括:年齡41歲-69歲、腫瘤大小1.1cm-5.0cm、切緣狀態(tài)未知、腫瘤壞死伴隨或未知、腫瘤分級Ⅰ級以上或未知。導管原位癌也被定義為浸潤性癌前乳腺癌,或非浸潤性乳腺癌,從目前的臨床及實驗室技術來看,單個細胞或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