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信息化管理下的上海莘莊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的診治現(xiàn)狀調查
  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建立5年后上海市莘莊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管理情況,調查社區(qū)老年人群中難治性高血壓的比例,探索進一步管理的經驗及不足。
  方法:2012年6月到12月,上海市莘莊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組織60歲及以上老年人體檢,采用電子血壓計(Microlife3AJ1-2)連續(xù)測量3次血壓,并現(xiàn)場詢問降壓藥物使用情況。取3次血壓平均值進行分析。血壓≥140

2、/90mmHg為高血壓及血壓控制不達標的定義界值。
  結果:
  1)共邀請14804人,實際參加9605(64.9%)人,8347人(男性,45.7%)納入分析。
  2)高血壓患病率為56.9%,知曉率82.0%,治療率79.1%,控制率47.8%,治療后控制率為60.4%。
  3)在治療的3760例高血壓患者中,54.1%服用一種降壓藥物,僅10例(0.3%)服用3種以上降壓藥物并包括一種利尿劑,可定義

3、為難治性高血壓。
  4)使用的降壓藥物中,鈣通道阻滯劑(占45.1%)最多,其次為ARB(22.8%)和傳統(tǒng)復方制劑(17.6%),β受體阻滯劑(4.2%)和ACEI(4.1%)較少。
  結論:信息化管理下的莘莊社區(qū)高血壓知曉率和治療率較高,可診斷的難治性高血壓比例較低,需進一步優(yōu)化管理,提高聯(lián)合藥物治療比例,提高血壓控制率。
  第二部分全國多中心血壓登記研究中難治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和臨床特征
  目的:對全

4、國多中心血壓登記研究的數(shù)據(jù)庫進行分析,探討難治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及臨床特征。
  方法:從2009年8月到2013年11月,我們在全國18個省市的59家醫(yī)院進行血壓登記研究,采用電子血壓計(Omron HEM‐7011‐C)進行診室和家庭血壓測量,采用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Space‐labs90217,Mobil‐O‐Graph等)進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測量。并以問卷的形式詢問患者的用藥情況、生活習慣、及既往病史等。根據(jù)24小時動態(tài)血壓水

5、平定義血壓控制達標。采用方差及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難治性高血壓、已控制高血壓以及治療不充分血壓未控制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比較。
  結果:
  1)登記的2891例患者中,192人為正常血壓,2626例為高血壓,正在進行降壓治療1986例,未治療640例。
  2)人群總的血壓控制率為22.7%,治療后控制率為31%,24.4%的高血壓未進行降壓治療,45.8%的高血壓治療不充分血壓未控制達標。
  3)難治性高血壓的

6、患病率為8.3%?;疾÷室?0‐80歲為最高,40歲以下最低。
  4)難治性高血壓和已控制高血壓相比,高血壓診斷年齡較小、病程較長、肥胖、吸煙、飲酒以及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紊亂較多。
  5)和已控制高血壓相比,難治性高血壓的家庭自測逐天血壓變異較大,調整了性別、年齡、BMI、吸煙、飲酒、糖尿病、家庭平均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之后,差異仍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已控制高血壓相比,難治性高血壓24小時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異

7、系數(shù)較高,其他24小時短時血壓變異指標及心率變異無明顯差別。
  結論:我國多中心血壓登記研究中,難治性高血壓的患病率為8.3%。難治性高血壓多表現(xiàn)為高血壓診斷年齡較小、肥胖、吸煙、飲酒以及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紊亂較多、血壓變異增大。
  第三部分難治性高血壓與靶器官損傷
  目的:分析瑞金醫(yī)院高血壓門診已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數(shù)據(jù),探討難治性高血壓與可控高血壓相比,靶器官損傷是否具有差異。
  方法:412個受檢者(平均年

8、齡58.8歲,60%女性)根據(jù)24小時動態(tài)血壓定義為難治性高血壓81例,已控制高血壓173例,未充分治療高血壓158例。進一步將難治性高血壓分為血壓已控制和未控制的難治性高血壓。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比較各組靶器官損傷指標之間的差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24小時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以及血壓變異和心率變異指標與靶器官損傷之間的關系。
  結果:
  1)未控制的難治性高血壓與已控制難治性高血壓、已控制高血壓相比,調整了年齡、體質指數(shù)、高血

9、壓病程、吸煙、飲酒、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血糖水平、頸動脈斑塊及血清尿酸水平之后,尿蛋白肌酐比值(4.0 vs1.7 vs2.4 mg/mmol)、頸‐股脈搏波傳導速度(9.5 vs8.6 vs8.3 m/s)及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16.7 vs14.7 vs14.9 m/s)都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已控制的難治性高血壓與可控高血壓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尿蛋白肌酐水平與24小

10、時收縮壓和舒張壓關系均非常密切(P<0.001)。血清肌酐水平與收縮壓關系密切,而與舒張壓和脈率無顯著相關性。腎小球濾過率與收縮壓(P=0.049)和心率(P=0.02)顯著相關。頸‐股及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與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都顯著相關(P<0.001)。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與心率顯著相關(P<0.001),而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關系不顯著。
  3)大部分的靶器官損傷指標不能獨立與24小時血壓變異或心率變異關聯(lián)(P≥0.07),尿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