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 1 頁 共 16 頁 ◎ 第 2 頁 共 16 頁北京市 北京市東城區(qū) 城區(qū) 2020-2021 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 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試題一、非 一、非連續(xù) 連續(xù)性文本 性文本閱讀 閱讀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文字的發(fā)生是在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了空間和時間的阻隔的情境里。所謂時間上的阻隔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會的時代之隔。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
2、同的,是在他富于學習的能力。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復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于一種新的做法。因之,學習必須打破個人今昔之隔。這是靠了我們?nèi)祟惖囊环N特別發(fā)達的能力,時間中的橋梁﹣﹣記憶。在動物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說它們有記憶,但是它們的“記憶”是在簡單的生理水準上。一個小白老鼠在迷宮里學得了捷徑,它所學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應(yīng)。人卻時常多一個象
3、征體系幫他的忙。所謂象征體系中最重要的是“詞”。我們不斷地在學習時說著話,把具體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應(yīng)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詞來表現(xiàn)的,于是,詞使我們從特殊走上普遍,在個別情境中搭下了橋梁;詞又使我們從當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橋梁。從這方面看去,一個動物和時間的接觸,可以說是一條直線的,而人和時間的接觸,靠了概念,也就是詞,卻比一條直線來得復雜。他有能力閉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當前”中包含著從“過去”拔萃出來的投
4、影,即時間的選擇累積。人之所以要有記憶,是因為他“當前”的生活必須有著“過去”所傳下來的辦法。我曾說人的學習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學習。唯有學會了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這套方式并不是每個人個別的創(chuàng)制,而是社會的遺業(yè)。小白老鼠并不向別的老鼠學習,它們并不能互相傳遞經(jīng)驗,互相學習。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體系,不但累積了自己的經(jīng)驗,而且可以累積別人的經(jīng)驗。上邊所謂那套傳下來的辦法,就是社會共同經(jīng)驗的累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文化是依
5、賴象征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著的社會共同經(jīng)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過去”的投影。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fā)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構(gòu)筑橋梁,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構(gòu)筑橋梁,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xiàn)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人的生活和時間的關(guān)聯(lián)中,詞是最主要的橋梁。有人說,語言造成了人,那是極對的?!妒ソ?jīng)》上也有
6、上帝說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說”是“有”的開始。這在物質(zhì)宇宙中盡管可以不對,在文化中是對的。沒有象征體系也就沒有概念,人的經(jīng)驗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時間里累積,但是詞卻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號,就是字。詞不一定是刻出來或?qū)懗鰜淼姆?,也可以是用聲音說出來的符號、語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沒有“詞”,可是不一定有“文字”。(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有刪節(jié))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和其他動物都能學習,
7、在學習過程中,人時常依靠一個象征體系的幫助,和時間的接觸比其他動物和時間接觸要復雜些。B.一個小白鼠在迷宮里學得了捷徑,是它在具體情境里,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得到的個別經(jīng)驗,并不能相互傳遞和學習。C.文化作為累積下來的社會共同經(jīng)驗,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更要靠人憑借抽象能力和個人記憶互相學習,逐漸累積而成。D.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屬于個人經(jīng)驗的“過去”的投影,還包括了代表著社會共同經(jīng)驗的整個民族“過去”的投影。(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
8、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時間阻隔的角度論證了用聲音說出來的符號﹣﹣詞是打破人和人傳情達意過程中的時間阻隔的橋梁。B.文章主體部分立足于人的生活與時間的關(guān)聯(lián),依次從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時代之隔等兩個方面展開論證。C.文章舉小白鼠的例子,旨在通過對比,論證人有別于其它動物,能依靠象征體系打通時間阻隔,而擁有文化。D.以文章結(jié)尾闡明詞與字有別,文化中必須有“詞'但不一定有“文字”,這是從另一角度對文章開頭觀點的辯駁。
9、(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空間和時間阻隔的情境里,只要人和人傳情達意就會產(chǎn)生文字,所以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城市還是鄉(xiāng)村都有文字存在。B.學習必須打破個人今昔之隔,是因為學習是要改造本能的行為方式,習得新的行為方式,這新舊更替即有了今昔穿越。C.記憶是時間中的橋梁,如果人的記憶完全消失,文化就失去了賴以維持和傳承的重要條作,我們的的時間可以說是阻隔了。D.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fā)生時間上阻隔的問題,它的壽命是
10、一連串的“當前”,這一連串中的“當前”是剪不斷的時間鏈。二、文言文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節(jié)選)嗟乎!師
11、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
12、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節(jié)選)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風雨 焉 興:起 興?B.金石可 鏤:雕刻 鏤?C.其 也遠矣 出人:超出一般人 出? 人?D.君子不齒:羞恥 齒?(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而神明 得 亭東 足下皆云漫 自
13、? 自?第 5 頁 共 16 頁 ◎ 第 6 頁 共 16 頁④千百年來,先人們都夢想化天涯為咫尺。與日逐行的夸父走得最快,河渭之間在他腳下不過三兩步?!端疂G傳》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也頗能行走,雖豪邁不及夸父,也能日行八百里。然而,這都只是千古沉夢。古人寫快的詩句,想得起的真是寥寥?!叭f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所寫飛馬之快,只是文學夸張?!皟砂对陈曁洳蛔。p舟已過萬重山”,同樣也是詩人的浪漫?!凹磸陌蛵{穿
14、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與其說是旅程之快,毋寧說是思鄉(xiāng)之切。⑤慢而愈遠,遠而愈慢。古人對遙遠的喟嘆,卻俯拾即是。晏殊有詞說:“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固然離人無處尋覓,更奈何大地太遼闊了。張若虛想著北方到南國,遠得叫人斷腸:“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天高地遠而行道遲遲,萬端愁緒便隨地而生。故而歐陽修說“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陸機說“悠悠行邁遠,戚戚憂思深”。⑥我有時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常常會想象先人的旅
15、途之苦。當年柳宗元古道瘦馬從京師赴永州,入湘后也許就是沿著今天高速公路的線路走的。我們車輪此刻輾過的地方,說不定印有柳宗元那匹瘦馬的蹄痕。他在路上走了幾近一年,風餐露宿,車馬顛簸,困苦勞頓。想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突然感覺到某種荒誕。今日高速公路上的電光石火,當年柳宗元的車馬轔轔,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時間體驗。假若我以超光速飛奔在超車道,柳宗元慢吞吞走在行車道,我會因時間倒流而同他相遇。那一剎那,他還來不及瞥我一眼,我已像幻影般一閃而逝了
16、。⑦我這回往湘南去,隨身背著一本《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說》。書上開篇寫盤古開天辟地,天地間有了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盤古倒下后身軀化為五方名山、四肢變成大地四極、肌肉變成肥沃的土地、經(jīng)脈變成無數(shù)道路……而神的初民仍在路上不斷求索。直到秦始皇時,五尺官道才逐漸遍布九州,同轍之車吱吱呀呀開辟了新的紀元。⑧今天,人類又在開天辟地。人說,要有高速公路,就有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把東西南北貫通起來,天塹變了通途。從地球的這端到那端,就
17、像村東頭到村西頭。人稱高速公路為動脈,大地便血脈充盈了。(取材于王躍文的同名散文)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把孤獨 到肚子里去 生吞:生硬地接受 生? 吞?B.想得起的真是寥寥:指詩句很多 寥? 寥?C.萬端愁緒便隨地而生:隨空間距離產(chǎn)生 隨? 地? 而? 生?D.高速公路上的電光石火:形容車速度極快 電? 光? 石? 火?(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作者將
18、路比作“五線譜上的線條”,將路邊的景致比作“音符”,意在說明高速公路的重要性。B.第②段和第③段比較柳宗元和秦觀流寓客鄉(xiāng)的經(jīng)歷,突顯“山高路遠”帶來的消解不去的巨大孤獨。C.第④段借神話傳說、小說詩歌中先人“化天涯為咫尺”的事實,表達作者對追逐夢想的肯定和贊美。D.第⑤段引用大量古詩詞,表現(xiàn)古人對距離遙遠的喟嘆是相似的,使文章的語言凝練雅致,富有詩意。(3)作者在結(jié)尾說“今天,人類又在開天辟地”。請結(jié)合文意,分析這句話的作用。(4)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0-2021學年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 廣東省普寧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測試數(shù)學試題
- 廣東省湛江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調(diào)研考試數(shù)學試題
- 北京市東城區(qū)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統(tǒng)一檢測語文試卷
- 廣東省普寧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測試數(shù)學試題
- 廣東省湛江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調(diào)研考試數(shù)學試題
- 江蘇省宿遷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無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
- 江蘇省宿遷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無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
- 浙江省衢州五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
- 浙江省衢州五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
- 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 北京市海淀區(qū)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word版
- 201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模塊)(1)
- 河北省石家莊市六縣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pdf版)
- 北京市東城區(qū)九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
- 貴州省銅仁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附答案]
- 河北省石家莊市六縣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pdf版)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