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寫作的跨界思考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稿寫作的跨界思考自古以來,我國有一個文化現象,將寫文章比擬為領兵打仗,以軍事喻文事借兵法說文法。其實質是運用跨界思維,將軍事理論和寫作理論融會貫通,找出共同規(guī)律,取喻借鑒,巧妙嫁接,以兵喻文。從常規(guī)視角看,軍事和寫作屬于不同學科領域,一武一文,風馬牛不相及很難同日而語。然而深入推敲,作戰(zhàn)和作文之間卻淵源極深,甚至相通相貫,異曲而同工。撥開歷史的沉沙,我們發(fā)現孔子早就提出了文武統(tǒng)一的思想,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林滋

2、在《文戰(zhàn)賦》中提出“士之角文,當如戰(zhàn)敵”,提出了寫文章如同與敵作戰(zhàn)的觀點;劉勰也在《文心雕龍》中專設了《檄移》一篇,提出“檄移為用,事兼文武”的主張。以兵喻文,最為典型的是與我國清代同期的朝鮮學者樸趾源,他在其著作《騷壇赤幟引》寫道:“善為文者其知兵乎。字譬則士也,意譬則將也。題目者敵國也;掌故者戰(zhàn)場墟壘也。束字為句,團句成章猶隊伍行陣也;韻以聲之,詞以耀之,猶金豆皮旌旗也。照應者,烽也;譬喻者,游騎也。抑揚反復者,鏖戰(zhàn)廝殺也;破題而結

3、束者,先登而擒敵也;貴含蓄者,不擒二毛也;有余音者,振旅而凱旋也?!卑褜懳恼卤扔鳛轭I兵打仗,把文字比喻為士兵,把文章的立意比成軍隊的統(tǒng)帥,把文章的題目比喻為敵國,把遣詞造句比喻為排兵布陣,把文章的抑揚頓挫比喻為戰(zhàn)場鏖戰(zhàn)廝殺,把文章的破題形象地比喻為戰(zhàn)爭的破敵制勝,十分深刻形象地闡明了寫文章與作戰(zhàn)之間的共有據,指揮有方。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這個故事,孫權和劉備聯(lián)合在赤壁打敗曹操,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料定關

4、羽會念在過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放走曹操,因而故意派關羽截擊曹操,以實現其敗曹而不是殺曹的戰(zhàn)略目標,如果諸葛亮不如此布局,曹操必死,中原必亂,屆時群雄逐鹿,天下三分便成泡影。從文章的準備看,行文需要掌握情況,作戰(zhàn)需要知己知彼。在領導明確了文稿意圖,確定了文稿主旨后,文稿寫作人員要做好寫作前的準備工作。比如,對有疑問的問題,需要適時請示領導,溝通想法,核實問題;通過多種渠道查詢、搜集、整理基礎素材,必要時還可以開展專題調研,深入基層調查

5、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有時,為了增強文稿的可行性,還需要征求基層的意見,向專家學者請教。這和戰(zhàn)爭前的準備工作道理是一樣的,戰(zhàn)爭前,指揮員也必須做好情報搜集研判,對戰(zhàn)場地形、地貌、地質、森林覆蓋,甚至是氣候等情況作充分調研分析;對敵人的情況作充分的研究,比如,敵方兵力數量多少?武器配備如何?指揮員是誰?戰(zhàn)斗力怎么樣?以及對敵方可能采取的攻防戰(zhàn)術等進行必要預測。這就是兵法強調的“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從文章的構思看,行文需要謀篇布局,作戰(zhàn)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