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塔里木大學講稿第二章第二章作物形態(tài)分析作物形態(tài)分析備注備注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目的要求:通過對本章的學習,學生應了解作物形態(tài)分析的內容。理解作物形態(tài)分析的意義掌握葉齡指標、葉形態(tài)指標的測算方法。內容綱要:內容綱要:1、作物葉齡指標2、作物葉片形態(tài)指標授課內容:授課內容:引言引言在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形態(tài)發(fā)生著不斷地變化,這當這是作物體內生理生化過程的綜合表現。通過形態(tài)變化的觀察研究,可直觀而準確地了解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進程,從而為采取相應的
2、促控措施調控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進程,提供科學的依據。在作物形態(tài)分析法中,應用最方便也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就是葉形態(tài)分析法。如在水稻、小麥、棉花等作物的形態(tài)分析中,較成功地應用了葉齡指標和葉形態(tài)指標。本章就這方面的應用情況和測算方法進行簡要介紹。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作物葉齡指標作物葉齡指標葉齡就是用主莖上出現的葉片數目來表示植株的年齡。禾谷類作物的葉片生長(出葉)與分蘗的發(fā)生、根系生長、節(jié)間伸長和充實、穗分化發(fā)育進程之間,存在著有規(guī)則的“同伸關系”,根
3、據器官的同伸規(guī)律,每出—片葉,即生長部位每上升一個節(jié)位,都會定位地形成和生長相應的器官。同樣,棉花、大豆等雙子葉作物,葉片的生長和其他器官的生育進程也有同步性。因此,研究葉齡進程和各器官生育進程的關系,用葉齡作為表示作物生育進程的外部形態(tài)診斷指標,模式化地揭示作物的生育過程,進而數量化地以葉齡指標作為高產栽培育種制定和采取促控措施的形態(tài)依據,增強栽培管理的預見性,提高栽培管理的水平,對實現高產、穗產、低消耗,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一、葉齡
4、指標的測算方法確定作物葉齡最基本的方法是記載主莖的葉片數,也可根據葉脈數的變化來計算葉齡。在具體應用中,除直接以葉齡為指標外還可應用葉齡指數和葉齡余數。塔里木大學講稿第二章第二章作物形態(tài)分析作物形態(tài)分析備注備注4、5、6、7、8、9等葉上,相應地為6、7、8、9、10、11條葉脈。除第一葉外,其它葉片若其主脈一側的葉脈為為R,則該葉片的葉齡為R2。因此可用葉脈數來確定葉齡。具體方法是:選擇完整無損傷的展開葉,對著陽光透視數其主脈一側的側
5、脈數(R),減去2即得該葉片(展開葉)的葉齡(第一葉除外)。穗位以上葉片因出現2級葉脈目測不易準確辨認,可以根據穗位以下葉的葉齡往上數,即可推知穗位以上各葉的葉齡。為驗證所確定的葉齡是否正確,可分別數被測葉主脈兩側的側脈數R1,R2(不計主脈),將兩側葉脈數相加后除以2,若所得商沒有小數,就初步說明該葉的葉脈識查正確。再將所得商減去2,即為該葉的葉齡。其計算公式為:再用同樣方法計算下一葉的葉齡若比上一葉正好少一齡,就進一步證明所測葉齡完
6、全正確。根據對水稻的觀察,水稻葉的正面有l(wèi)條明顯的主脈,其位置并不在葉片的正中間。一般地大多數完全葉,凡是奇數葉,即1、3、5、7…葉,其主脈都偏右,葉面呈左寬右窄,而偶數葉正好相反。據此,可以區(qū)別奇數葉和偶數葉。再順主脈往下看,除去細的葉脈不計外,會看到有粗葉脈與主脈相連(一般第9葉后的葉片,基部邊緣左右兩邊,各有l(wèi)條不與主脈相連的粗脈),查算和主脈相連的粗葉脈數再加1,即為該葉片的葉齡。例如,第七葉的正面有6條與主脈相連的粗葉脈,再
7、加1就是7葉(7齡)。(三)葉齡指數法葉齡指數就是穗分化各期的主莖展開葉片數(主莖葉齡)占該品種主莖總葉片數的百分數,即:“葉齡指數”法首先是松島省三(1957)提出,作為水稻穗分化過程的形態(tài)鑒定方法。近年來的研究指出,主莖總葉數不同(成熟期不同)的玉米品種,盡管分化各階段進行時的展開葉片數不同,但穗分化各期的葉齡指數卻基本相同。如胡昌浩(1979)對10個玉米品種的觀察表明,在玉米雄穗小穗分化期,早、中、晚熟品種的主莖展開葉片數變化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