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內容(a(ab)b)分封制①內容:西周周武王將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并提供軍賦和力役。②主要諸侯國:周武王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深入東北最遠的姬姓貴族),周公長子代表周公受封于魯(姬姓貴族封國中位據最東)。周成王時商朝舊貴族

2、微子封于宋地。③作用及影響: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穩(wěn)定當時的政治秩序。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蓋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宗法制①特點:宗法制是實行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②內容: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最高執(zhí)政權力,其余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于周王室處于附屬地位。周天子為天下的大宗。封為諸侯的庶子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諸侯的庶子分封為卿大夫,他們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家為大宗

3、,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系。這樣按血緣關系的親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2)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b(bc)c)①神權與王權結合(史實:早期大規(guī)模的祭祀活動和商代的占卜制)。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史實: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③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史實:商代的各個宗族都是政治實體,西周的諸侯國對于周王室

4、處于附屬地位,但也是政治實體,諸侯以嫡長子繼承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2▲2、走向、走向“大一統(tǒng)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的秦漢政治(1)秦的統(tǒng)一)秦的統(tǒng)一(a(ab)b)統(tǒng)一的過程:①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后攻滅韓、趙、燕、魏、楚、齊,完成了兼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②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軍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qū),次年渡河攻占陰山地區(qū)等邊境軍事要地;公元前220年屠睢統(tǒng)兵征討嶺南,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嶺南,置郡實施軍事、行政

5、管理;在“西南夷”開辟“五尺道”交通路線,部分地區(qū)任命官吏。統(tǒng)一的影響:①結束了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持續(xù)了數百年的割據混戰(zhàn)局面。②擴大了統(tǒng)一帝國的規(guī)模,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分別對應過程①和②)(2)郡縣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郡縣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a(ab)b)郡縣制的建立郡縣制的建立①郡縣制的建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陸續(xù)出現了郡、縣等新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形式。秦滅六國后秦始皇采納了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②郡縣

6、制的內容及特點:“郡”是直屬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設置,設郡守、郡尉、監(jiān)御史等職官,分掌行政、兵事、監(jiān)察職責;“縣”隸屬于“郡”,設置于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為“道”,縣下有“鄉(xiāng)”、“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此外還有負責地方治安的“亭”;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調動任命,不得世襲??たh制的特點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郡縣制建立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皇帝制

7、度的建立皇帝制度的建立①皇帝制度的建立:秦始皇自以為功德超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開始使用“皇帝”稱號,確立了“皇帝”制度。②皇帝的地位及權力: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于一身。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改名軍機處。職能演變:由最初的單純處理軍事逐步擴大到其他政務,成為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特點:①軍機大臣均由欽定,秉承皇帝旨意辦事,軍政大權集中于皇帝之手。②機構簡單,人員精干,有官

8、無吏,辦事效率較高。③政治決策封閉性特征明顯。作用:軍機處的設立,明顯提高了中央集權政府的行政效率,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3)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c(cd)d)①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有雙重影響:一方面,它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抵御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fā)展社會經濟和文化繁榮、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務統(tǒng)治的

9、腐敗、人民處境的惡化等方面起著消極作用。②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在封建社會前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其消極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時期,妨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束縛了社會生產力,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是造成中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1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1)(1)鴉片戰(zhàn)爭的背景鴉片戰(zhàn)爭的背景(ab)①19世紀上半期,西方資本主義迅猛發(fā)展,急

10、需開辟更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②中國正值封建社會末期,國力減衰,內部危機嚴重,處在發(fā)生巨變的前夜。(2)1840(2)1840年至年至1900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主要侵華戰(zhàn)爭年間西方列強的主要侵華戰(zhàn)爭(aa)1840—1842英國發(fā)動的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英法發(fā)動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83—1885法國挑起的中法戰(zhàn)爭)1894—1895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1900—1901英法德俄美日意奧發(fā)動的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南京條約

11、》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④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①香港島的割讓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②賠款開創(chuàng)了列強勒索賠款的惡例,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③五口通商使中國東南沿海門戶洞開,便利了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④協(xié)定關稅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便利了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馬關條約》①割遼東半島(后因俄國等干涉未能得逞)、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

12、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①臺灣等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②巨額的賠款加劇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債,便利列強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③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④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缎脸髼l約》①向侵華各國賠款白銀4.5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