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化療不良反應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腫瘤化療不良反應的處理,黃學武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二腫瘤科,內容,1.腫瘤化療的適應證及其注意事項。2.化學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3.常見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化療適應證,1.以化療為主,療效較好,有的可達根治的腫瘤:滋養(yǎng)葉細胞腫瘤、睪丸腫瘤、淋巴瘤、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小細胞肺癌、多發(fā)性骨髓瘤。 2.已有播散多發(fā)轉移的實體瘤:乳腺癌、大腸癌、卵巢癌、頭頸部腫瘤。 3.癌性胸腹和心包積液。,,4.某些癌

2、癥所致的上腔靜脈壓迫征、呼吸道梗阻、顱內壓增高等??上然熅徑獍Y狀,以后再作放射治療。 5.先期化療以后可手術的腫瘤:卵巢癌、骨及軟組織肉瘤、小細胞肺癌、腸癌、膀胱癌、睪丸腫瘤、III期乳腺癌和IIIB期肺癌。,,6.根治術后輔助化療:乳腺癌、大腸癌、胃癌、肺癌、軟組織肉瘤、腎母細胞瘤。 7.動脈內(介入)化療可提高療效的:肝癌、肝轉移癌、腎癌。,化療注意事項,1.診斷必須明確:化療藥物不能用于診斷性治療,不

3、作為安慰劑來使用。 2.患者一般狀況較好,血象與肝、腎功能、EKG正常,才能耐受化療。化療過程中應按期檢查血象、肝、腎功能變化。,,慎用或不用化療:①年老體衰或惡病質者;②以往多程放療或化療而血象長期很低或有出血傾向者;③有肝功能障礙及心血管功能疾病者;④貧血、營養(yǎng)障礙及血漿蛋白低下者;⑤有骨髓轉移的病人;⑥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⑦有感染、發(fā)熱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病人;⑧有心肌病變的病人;⑨患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

4、的病人應禁止使用爭光霉素。,,3.制訂治療計劃:選擇適合的藥物、配伍、劑量、途徑、方法與療程。密切觀察藥物的效果與毒性,給予相應的處理。 4.療程結束后進行長期隨訪,以觀察緩解期的長短與遠期毒性。,,5.停藥指標: ①用藥時間超過一般顯效時間,或積累劑量超過可能顯效的劑量,繼續(xù)用藥有效的機會不大者; ②嘔吐頻繁影響病人進食或電解質不平衡時; ③腹瀉超過每日5次,或有血性腹瀉時;

5、 ④血象下降(如白細胞低于2000~3000/mm3,血小板低于5×104~8×104/ mm3);有時發(fā)現(xiàn)血象銳降,雖未以上水平但患者一般情況差也應及時停藥觀察,以免發(fā)生嚴重骨髓抑制;,,⑤病人感染發(fā)熱,體溫超過38℃以上(由腫瘤引起的發(fā)熱不在此例)者; ⑥出現(xiàn)并發(fā)癥; ⑦出現(xiàn)重要臟器的毒性如心肌損害、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腎炎或膀胱炎、化學性肺炎或纖維變等。,常用化療藥物的毒性

6、,,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 阿霉素 + + 局部刺激 +++ 脫發(fā),粘 膜炎,口 炎,心臟

7、 毒性 更生霉素 + + 皮膚紅斑 ++ 粘膜炎, 口炎,,,,,,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環(huán)磷酰胺++ +

8、 ++ 藥物性膀胱 炎,脫發(fā) 氮烯咪胺 + + ++ 柔紅霉素 + + 局部刺激 +++ 脫發(fā),粘膜 炎,口炎,

9、 心臟毒性,,,,,,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鬼臼乙叉甙 + + 體位性低 ++ 脫發(fā) 血壓,局 部刺激六甲嘧胺 + + 腹痛,腹 +

10、中樞及周 泄 圍神經毒 性,,,,,,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博來霉素 + - 發(fā)熱,過 _ 皮膚色素 敏反應

11、 沉著,皮 硬,脫發(fā) 肺纖維化卡氮芥 ++ + +++ 肝損傷, 肺纖維化,,,,,,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12、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氟脲嘧啶 + - 腹瀉 + 咽炎環(huán)己亞硝脲+ + +++ 肝損傷, 肺纖維 化,,,,,,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

13、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米爾法蘭 + - +++6-巰基嘌呤+ + +++ 肝損傷氨甲喋呤 + - ++ 粘膜炎絲裂霉素 ++ + 局部刺激 +++ 順鉑 ++ ++ ++ 腎損傷 耳

14、及周 圍神經 毒性,,,,,,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甲基芐肼 + + 皮疹 ++ 甲基環(huán)己 + + ++

15、+ 肝損傷亞硝脲喃呋啶 + - 腹瀉 ++ 神經毒性 (靜脈注 射),,,,,,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表鬼臼毒 + + 局部刺激

16、 ++ 脫發(fā)噻替派 + - ++長春花堿 + + 局部刺激 ++ 周圍神 經毒性長春新堿 + - 局部刺激 - 周圍神 經毒性 脫發(fā)

17、,,,,,,常用抗癌藥的近期毒性 立即毒性 近期毒性 藥物 惡心 嘔吐 其他 骨髓抑制 其他長春花堿 + - ++ 周圍神酰胺 經毒性,,,,,,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 0度 Ⅰ度 Ⅱ度

18、 Ⅲ度 Ⅳ度1.血液學(成人)血紅蛋白 ≥110 95~109 80 ~94 65 ~79 <65 (g/L) 白細胞 ≥4.0 3 ~3.9 2.0 ~2.9 1.0 ~1.9 <1.0×109 / L 粒細胞 ≥2.0 1.5 ~1.9 1.0 ~1.4 0.5 ~0.9 <0.5×109 /

19、 L血小板×109 / L ≥100 75 ~99 50 ~74 25 ~49 <25出血 無 瘀點 輕度失血 明顯失血 嚴重失血,,,,,化療不良反應的處理,一、藥物外滲,(一)臨床表現(xiàn) : 1、化學性靜脈炎; 2、漏出或外滲到血管外可表現(xiàn)局部皮下或深部組織紅腫、疼痛,甚至壞死、潰瘍,可經久不愈。

20、 3、常見藥物:氮芥、MMC、蒽環(huán)類、長春堿類等。,,(二)預防及處理 1.預防 (1)選擇前臂近心端靜脈穿刺,輸液流暢無外滲后,方可使用化療藥物。 (2)深靜脈插管化療。 (3)用藥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2.處理 (1)立即皮下注射生理鹽水使藥物稀釋,并冷敷。 (2)解毒劑的應用: 氮芥可應用10%硫代硫酸鈉4ml加注射用水6ml浸潤注射于外滲部位。 絲裂

21、霉素、蒽環(huán)類藥物可用50%~100%的二甲亞砜1~2ml涂敷外滲部位。亦有報告Vit B6局部注射可用于絲裂霉素外滲。 長春堿類藥物及VP-16、VM-26可用透明質酸酶300U加生理鹽水1~2ml局部注射并熱敷。 (3)個別局部嚴重壞死、潰瘍病變,經久不愈需考慮外科治療。,二、胃腸反應,胃腸反應是化療最常見的早期毒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及腹瀉、便秘和粘膜炎。,(一)惡心嘔吐,1、臨床表現(xiàn):

22、 惡心嘔吐可發(fā)生于化療后數小時或數天,可導致患者水電解質紊亂,脫水、衰弱,造成拒絕或恐懼化療。 引起較重嘔吐的藥物為順鉑、氮芥、環(huán)磷酰胺、卡鉑、CCNC、BCNU、阿霉素、阿糖胞苷等。,,2、處理: (1)5-HT3受體拮抗劑:恩丹司瓊、格拉司瓊類藥物療效最好,嘔吐控制率40%~80%。 (2)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滅吐靈)與地塞米松聯(lián)用:嘔吐控制率22%~39%。,(二)腹瀉與便秘,

23、1、臨床表現(xiàn): 化療藥物如抗代謝藥5-FU、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等常引起腹瀉,嚴重可出現(xiàn)血性腹瀉、引起脫水、水電解質紊亂等。 便秘、腹脹常見于長春堿類藥物特別是長春新堿,老年人尤易發(fā)生,嚴重可表現(xiàn)麻痹性腸梗阻。,,2、處理: 腹瀉可服用止瀉藥及中藥健脾利濕等對癥治療。并給予少渣易消化食物。補充水電解質,維持水電平衡。腹瀉每日5次以上和出現(xiàn)血性腹瀉時應停止化療。 便秘可

24、采取對癥治療,酌情使用緩瀉劑。麻痹性腸梗阻經保守治療常于數日內緩解。,(三)粘膜炎,1、 臨床表現(xiàn): 發(fā)生口腔炎、舌炎、食管炎、粘膜及胃腸道潰瘍,引起進食疼痛,嚴重可出現(xiàn)血性腹瀉,粘膜屏障的損傷也可導致細菌的侵入和感染的發(fā)生。 常見引起粘膜炎的藥物為MTX、5-FU等。粘膜炎的嚴重程度與藥物的劑量及連續(xù)用藥時間成正相關。,,2、處理 應注意適當掌握用藥的劑量。粘膜炎的治療主要是對

25、癥治療??捎?0%利多卡因液15ml進食前含漱止痛。可服用Vit B2等多種維生素。病情重時應予靜脈營養(yǎng)支持治療。,三、骨髓抑制,(一)臨床表現(xiàn): 骨髓抑制是化療最常見的重要限制性毒副反應。 粒細胞半數生存期最短6~8小時,因此常最先表現(xiàn)白細胞下降。血小板半生期為5 -7天,血小板下降出現(xiàn)較晚較輕。紅細胞半生期120天,化療影響較小,下降通常不明顯。,,不同類型化療藥物骨髓抑制的程度,出現(xiàn)及持續(xù)時間以及骨髓功能恢

26、復的時間均有不同。 氮芥類烷化劑、鬼臼毒類藥、蒽環(huán)類抗癌抗生素、MTX、Ara –C、亞硝脲類、卡鉑、塞替派等藥物骨髓抑制程度較重。長春新堿、平陽霉素及順鉑骨髓抑制較輕。,,CTX、蒽環(huán)類、MTX、Ara–c、鬼臼毒類、長春堿類及順鉑等骨髓抑制出現(xiàn)快,恢復快,白細胞減少最低值出現(xiàn)在用藥后1~2周左右,約2~3周恢復。 而亞硝脲類、MMC、丙卡巴肼等白細胞減少最低值出現(xiàn)晚,約3~8周不等,恢復也較慢約1~2月。,,

27、(二)處理:1 1、通常白細胞<3.5×109/L,血小板<80.0×109/L不宜應用骨髓抑制的化療藥物(急性白血病例外),應參考骨髓造血功能狀況(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和骨髓象)調整化療藥物計量。以免發(fā)生嚴重骨髓功能障礙。,,2.白細胞<1.0×109/L,粒細胞<0.5×109/L,可考慮適當應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應立即做血培養(yǎng)及藥敏,并給予廣譜高效

28、抗生素治療。應酌情給予G-CSF或GM-CSF或輸注粒細胞。 3.血小板<50.0×109/L可酌情應用潑尼松或止血敏等止血藥預防出血。血小板≦20.0×109/L屬血小板減少出血危象,應予輸注血小板及較大劑量止血敏,及潑尼松等治療,四、肝臟毒性,(一)臨床表現(xiàn) 1.肝細胞功能障礙 肝臟損害多見既往已有活動性肝炎等肝病患者,通常表現(xiàn)急性過程,多為一過性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谷草轉

29、氨酶升高,或血清膽紅素升高(黃疸)。 常見易于引起肝損害的藥物為大劑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環(huán)磷酰胺、BCNU、阿霉素、依托泊甙等。 此外,長期使用甲氨蝶呤可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2、肝靜脈閉塞病 見于大劑量放療、化療,尤其是骨髓移植的大劑量放、化療預處理。常規(guī)劑量化療罕見。 病理表現(xiàn)為肝內小靜脈中心性、非血栓性閉塞、小葉中心肝細胞壞死。 臨床表現(xiàn)化療后4~5周出現(xiàn)黃疸、肝

30、區(qū)痛、肝大、腹脹、腹水及原因不明體重增加。血清轉氨酶及膽紅素明顯升高。輕型及中型可以恢復,重型病情進展快。多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二)處理: 1、對患者肝功能狀況有全面評估,正確選擇化療藥物及劑量。 2、通??蓱?0%葡萄糖、維生素C及維生素B、肝泰樂、聯(lián)苯雙酯等保肝藥物治療。 3、肝靜脈閉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主要為對癥支持治療,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改善腎血流量、適當應用利尿劑、防治腦病等。近來

31、試用皮質激素、前列腺素E1及小劑量肝素。,療效尚在觀察中。,五、心臟毒性,(一)臨床表現(xiàn) 1、引起心臟毒性的抗癌藥主要是蒽環(huán)類抗癌藥,大劑量環(huán)磷酰胺也有心臟損害。蒽環(huán)類藥物如阿霉素、柔紅霉素、去甲氧柔紅霉素、表阿霉素等的心臟毒性反應主要為心肌損害,與劑量呈正相關。,,2、近期急性心臟毒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竇性心動過速、心律紊亂、傳導阻滯、心電圖ST段下降、T波低平等。停藥及對癥處理后常是可逆性的。 3、遲發(fā)的心臟毒

32、性表現(xiàn)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組織學檢查表現(xiàn)心肌細胞腫脹和變性,心肌纖維溶解、斷裂。,,4、心力衰竭發(fā)生與阿霉素累積總劑量有關。總劑量400mg/m2發(fā)生率為3%,總劑量550 mg/m2發(fā)生率為7%,總劑量為700mg/m2發(fā)生率為18%。 5、老年人、兒童,有縱隔、心臟、左側乳腺放療史及心臟病史,聯(lián)合應用環(huán)磷酰胺均為心臟毒性的高危因素。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發(fā)生于用藥結束后9~280天,中位數34~63天。,,(二)處理:

33、 1.化療前應全面評估患者的心臟功能狀況,以便決定化療方案。 2.臨床要正確掌握、控制用藥總累積量,阿霉素目前總劑量以不超過400-500mg/m2較安全。并按照患者是否具有前述的高危因素適當調整劑量。 3.患者發(fā)生心律紊亂、心動過速等可予抗心率紊亂藥物對癥治療。急性毒性反映常常是可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應用洋地黃、利尿劑等治療可減輕病情,但往往是不可逆的。,六、肺毒性,(一)臨床表現(xiàn):

34、 1、肺毒性臨床表現(xiàn)常呈隱匿、緩慢發(fā)展。癥狀為咳嗽、呼吸淺促。晚期可呈不可逆肺纖維化改變。 2、常見引起肺毒性的抗癌藥為博萊霉素、甲氨蝶呤、BCNU、環(huán)磷酰胺、絲裂霉素等。 3、博萊霉素肺毒性與與劑量有關,總量超過450mg肺毒性發(fā)生率10%~20%以上,且病情嚴重可以致命。,,(二)處理: 1.注意控制藥物的總劑量,博萊霉素應在300mg以下,BCNU總劑量低于960mg/m2較安

35、全,且單次用藥劑量不宜過大。老年患者、胸部照射史、慢性肺疾患者慎用或少量用藥。 2.上述抗癌藥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呼吸道癥狀、定期進行胸部X線檢查及肺功能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停藥。 3、出現(xiàn)肺毒性反應可試用潑尼松等皮質激素治療,早期MTX或博萊霉素肺毒性反應潑尼松治療可能有效。發(fā)熱宜加用抗感染治療,并給予其他對癥處理。,七、腎以及膀胱毒性,(一)臨床表現(xiàn): 1、輕度損害臨床上可無明顯癥狀而表

36、現(xiàn)血清肌酐升高、輕度蛋白尿、鏡下血尿,嚴重則可出現(xiàn)尿少、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甚至致命。 2、常見可引起腎及膀胱毒性的藥物有順鉑、甲氨蝶呤、環(huán)磷酰胺、異環(huán)磷酰胺、絲裂霉素等。,,3、順鉑的主要毒性是腎毒性,約45%于4天內由尿排出。其毒性主要損害腎小管及其功能。 4、甲氨蝶呤以原形及代謝物經腎小球濾過及腎小管分泌。大劑量MTX,特別是在PH<5.7的酸性環(huán)境下,MTX溶解度降低可沉積于腎小管引起

37、腎功能障礙。 5、異環(huán)磷酰胺亦可造成腎小球及腎小管損傷。異環(huán)磷酰胺及大劑量環(huán)磷酰胺的4-羥基代謝產物主要是丙烯醛可損傷尿路上皮尤其是膀胱粘膜上皮,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尿頻、尿急、血尿。,,(二)處理: 1.治療前全面評估患者的腎功能狀況,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有腎毒性的藥物,老年患者及有腎病史者慎用。 2.順鉑單次劑量超過40mg/m2發(fā)以上及大劑量MTX均應給予充分水化、尿液堿化(PH≥7),保持

38、尿量100ml/h以上。監(jiān)測血清肌酐水平。應用順鉑時還需給予甘露醇及速尿利尿。大劑量MTX應給予甲酰四氫葉酸解救及監(jiān)測血清MTX水平。 3.應用異環(huán)磷酰胺及大劑量環(huán)磷酰胺除應注意水化、堿化尿液外還需給予泌尿道保護劑硫乙磺酸(美司鈉)。,八、神經毒性,(一)臨床表現(xiàn): 1、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也是化療藥物的常見毒性反應,常見引起神經毒性反應的抗癌藥為長春花植物堿類、順鉑、奧沙利泊、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2

39、、長春花植物堿類尤其是長春新堿及順鉑常引起末梢神經病變,臨床表現(xiàn)早期踺反射減低、消失、肢端麻木、疼痛、肌無力、肌萎縮、自主神經病變可產生便秘,甚至麻痹性腸梗阻、尿潴留、體位性低血壓。顱神經損害可致復視,偶有面癱。順鉑還易發(fā)生聽神經毒性,耳鳴、聽力下降或喪失。長春花植物堿類與用藥劑量有關。,,(二)處理: 1.患者對抗癌藥物神經毒性反應,有較大個體差異,用藥時應密切觀察毒性反應,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2.抗癌藥物神經

40、毒性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一旦出現(xiàn)毒性反應應及時停藥防止嚴重毒性反應發(fā)生。及時停藥后神經毒性常常是可逆的,經數天至數月可能恢復。,九、皮膚毒性,(一) 臨床表現(xiàn): 1、抗癌藥物常引起的全身皮膚毒性反應為脫發(fā)、皮膚色素沉著、角化過度及皮疹。 2、脫發(fā)。 阿霉素等蒽環(huán)類藥、環(huán)磷酰胺、MTX、5-FU等均可引起脫發(fā)。脫發(fā)通常是可逆的,停藥1~2月后毛發(fā)可再生,恢復。 3.皮膚色素沉著 。 MTX、5-FU、博

41、萊霉素等均有使皮膚對陽光增敏的作用,使皮膚易于曬黑。 4.博萊霉素可使皮膚增厚、角化、色素沉著。,,(二)處理: 1.脫發(fā):目前還缺乏有效可行的方法,應向患者說明,停止化療后毛發(fā)??梢栽偕?、恢復。佩戴假發(fā)是可行的方法。 2.化療患者應避免日曬,皮膚角化及色素沉著停藥后多可恢復。,十、藥物過敏反應,(一)臨床表現(xiàn): 許多抗癌藥物和其他藥物一樣可因藥物過敏引起多種皮疹,停藥后可消失。

42、 少數抗癌藥物如左旋門冬酰胺酶、紫杉醇、博萊霉素(包括平陽霉素)等可發(fā)生嚴重速發(fā)性過敏反應。 臨床表現(xiàn):胸悶、呼吸困難、喘鳴、皮疹、血管水腫、青紫、低血壓、休克,搶救不及時,可致死。,,(二)處理: 1.應用上述可能發(fā)生嚴重速發(fā)過敏反應的抗癌藥應密切觀察,特別在注藥2小時內密切觀察患者反應、脈搏、呼吸及血壓。 2.左旋門冬酰胺酶用藥前應作皮膚試驗。左旋門冬酰胺酶及紫杉醇用藥前常規(guī)應用地塞

43、米松及抗組織胺類藥物。 3.一旦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應立即給予腎上腺素、地塞米松、吸氧、升壓藥等進行搶救。,十一、遠期毒性,(一)臨床表現(xiàn): 抗癌藥物還具有遠期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性腺機能障礙、致畸胎作用及第二惡性腫瘤(secondary cancers)。臨床表現(xiàn),,1.性腺機能障礙。性腺機能障礙表現(xiàn)為不育和婦女閉經。已知引起生殖器功能障礙的藥物主要為氮芥、環(huán)磷酰胺、美法侖等。其毒性與藥物劑量相關。 霍奇

44、金病患者接受MOPP方案化療,男性80%精子缺乏,女性40%~50%發(fā)生卵巢功能障礙。長期大劑量應用烷化劑及含烷化劑的聯(lián)合化療??稍斐捎谰眯圆挥?。,,2.第二腫瘤 第二腫瘤是化療重要的遠期毒性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約6%~15%。比一般人群高20~30倍。發(fā)病約在停止治療后2~10年,發(fā)病高峰在5年左右。 常見引起第二腫瘤的抗癌藥主要為烷化劑和亞硝脲類等。引發(fā)第二腫瘤與用藥總量及增加用藥時間正相關。,,(二)處理:

45、 現(xiàn)代化療及腫瘤綜合治療的發(fā)展使療效不斷提高?;颊唛L期生存率、治愈率不斷提高。化療的遠期毒性日益受到重視。遠期毒性的處理主要在于預防。目前要重視正確掌握化療包括輔助化療的適應證,避免盲目擴大適應證,不適當的長期維持治療。,注意合理制定和選擇化療方案,例如霍奇金病的ABVD方案(ADM、BLM、VCR、DTIC)對生殖腺毒性較低,罕見引起第二腫瘤。醫(yī)生在患者治療初始階段就應考慮到在保持和提高現(xiàn)有療效的前提下選擇遠期毒性較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