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教授—枕、頸、肩胛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歧黃之道 揚中醫(yī)之術 融百家所長 匯各派精髓,刃針微創(chuàng)技術簡介田紀鈞,刃針微創(chuàng)技術的自定義,源于古九針,以中醫(yī)學理論為構架、汲取現(xiàn)代診療理念,使用創(chuàng)制的專利工具--刃針,強調減壓、產生經絡信息調節(jié)和產生熱效應三種主要作用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的一種軟組織微創(chuàng)治療術。簡稱刃針療法。尚天裕教授為一書的題詞 尋根問道傳統(tǒng) 觸類旁通中西 題贈 尚天裕 2001年4月14日,國家認證,

2、2011年,入選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第二批“基層適宜的中醫(yī)藥技術”,并在全國推廣。2013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認證10個門類93項中醫(yī)技術(見《中醫(yī)醫(yī)療技術手冊(2013普及版)》),刃針微創(chuàng)技術被認證為“中醫(yī)微創(chuàng)技術”中的八項之一。2000年,入選第二批《杏林尋寶》評選,在中央電視臺4套“中華醫(yī)藥”欄目播出。,中醫(yī)微創(chuàng)技術,中醫(yī)微創(chuàng)技術是根據(jù)中醫(yī)皮部、經筋、經絡、五行及臟腑相關理論,采用特殊針具,對病變部位進行刺、切、割、剝、鏟等治療

3、。常用針具有:針刀、帶刃針、鈹針、水針刀、刃針、鉤針、長圓針和撥針等。其治療要求是以最小的解剖和生理干預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以最低的生物和社會負擔獲得最佳的健康保障。,相關中醫(yī)理論(1),經絡:人體內經脈(直行的干線)和絡脈(主干分出的支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lián)絡臟腑肢節(jié)、溝通上下內外、調節(jié)體內各部分的通路。經脈:人體內運行氣血、聯(lián)系體內各個部分的主要干線。包括正經“十二經脈”和督、任、沖、代、陰陽維、陰陽蹺“奇經八脈”。經筋

4、: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分布的體表肌肉系統(tǒng)的總稱,將肌肉按經脈循行分類。,相關中醫(yī)理論(2),皮部: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應區(qū)。皮膚和經脈之間主要由絡脈聯(lián)系,皮部的分區(qū)與經脈體表循行部位一致。經別:由十二經脈另行分出的、循行在身體較深部位的經脈干線。分出后經軀干、臟腑、頭項等處返回。除作為經脈循行的補充經路外,還有加強溝通互為表里的陰經與陽經聯(lián)系的作用。,相關中醫(yī)理論(3),五行:我國古代哲學理論,是對物質屬性與相互關系的概括。用

5、于中醫(yī),“五”指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行”指運動,以說明生理現(xiàn)象和病理變化。如肝、筋、目屬木,心、脈、舌屬火,脾、肉、口屬土,肺、皮毛、鼻屬金,腎、骨、耳屬水。臟腑:臟,指心、肝、脾、肺、腎;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中醫(yī)微創(chuàng)技術--刃針技術,刃針技術,是以《靈樞》“解結”的理論為指導,以減壓為主要作用的中醫(yī)臨床操作方法。主要治療軟組織損傷導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礙,以及影響內臟器官所致的功能性癥狀?!吨嗅t(yī)醫(yī)療技術手冊

6、(2003普及版)》“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于大經之上,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靈樞- 刺節(jié)真邪第七十五》,減壓,皮部減壓:皮膚上顯現(xiàn)的青或紅色小靜脈。筋膜減壓:筋膜神經出口(361個是穴位)。筋膜間隙減壓:淺深筋膜間隙(“分肉之間”)肌肉內減壓:慢性無菌性炎癥。關節(jié)腔內減壓:關節(jié)囊被擠壓。骨膜下減壓:無菌性骨膜炎。,筋膜神經出口,,刃針微創(chuàng)技術的特點,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汲取現(xiàn)代醫(yī)學的精華。適

7、宜基層(城市社區(qū)和農村新農合)。強調九針中毫針以外針具的作用。強調微創(chuàng)理念(對心理和生理干擾最?。?。中西結合,以中主導;簡明扼要,易學難精;患者歡迎,醫(yī)生接受;無痛微創(chuàng),安全有效。適宜在國際上推廣使用。,致 痛 病 機,“風寒濕邪雜至”和“橫絡盛加于大經之上”兩種病機?!帮L寒濕氣客于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薄鹅`樞- 周痹》“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于大經之上,令之不通

8、-----”?!鹅`樞- 刺節(jié)真邪》橫絡:經筋反復勞損,反復結筋而形成的粘連條索。如橫行的絲絡緊緊地卡壓在與其交錯的經脈之上,使之不能正常地運行氣血,造成上(來者)郁積而下(往者)空虛的病理與癥候。,診 斷,“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靈樞· 經水第十二》)“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靈樞·

9、周痹第二十七》)”“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后而取之而下之。”,治 療,“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善行水者,不可往冰;善穿地者,不可鑿凍;善用針者,亦不可取四厥------”“(九針)以調之,熨而通之,其瘈堅轉引而行之?!薄巴磸纳舷抡撸却唐湎乱赃^之,后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后刺其下以脫之。”,操作要領

10、,明確診斷適應證, 切循觸找痛“結筋”;常規(guī)消毒需無菌, 叩針、快進疼痛輕;逐層落空慢深入, 患者感覺訊問頻;不允感覺急應對, “兩結合”時判斷明;視情(切)刺、擺(動)、(鉤)拉法選, “松解為度”勿多施;頑疾先需中藥熨, 久病后調脾腎肝。一快二慢脹出針, 刃針微創(chuàng)涵蓋全。,各部位刃針治療機理,肌肉附著點:解除病變軟組織對局部神經、血管的壓迫和/或粘連。肌腹:解除肌纖維“緊帶”,產生肌蛋白的快速組裝、合成,使

11、緊縮的肌肉復原。筋膜間隙:解除間隙內高壓對神經、血管等內容物的擠壓。關節(jié)囊:解除關節(jié)腔內高壓對關節(jié)囊滑膜層和纖維層的擠壓。筋膜出口:局部病變脂肪纖維組織減壓。,安 全 (“四不做”、“三應對”),“四不做”:患者的4個感覺不允許操作突然銳痛(觸到血管外壁);突然強烈放射性痛、麻,電擊或肢體不自主抬動(觸到N外膜);突然胸悶、氣短或嗆咳(觸到胸膜外組織);無微痛、酸、脹感(觸到正常無N、A、V的軟組織)?!叭龖獙Α保河龅缴鲜龈杏X

12、,立即停止不動,稍提起略改變方向,無上述感覺時再繼續(xù)進行操作。,有 效 (“兩結合”、“松解為度”),“兩結合”:即患者感覺酸、沉、脹、重、微痛、“抓筋感”、向四周輕微放散或沿N路線輕微放射性痛、麻;術者感覺針下比正常該組織硬、厚、難以穿過。表示達到病灶,可以進行操作?!八山鉃槎取保横樝掠X不再難以穿過,表示病變軟組織松解,立即停止操作。,椎動脈型頸椎病治療部位,前屈眩暈加重:“兩點一線”(第一頸椎橫突、第二頸椎端部側面、下項線單側外2

13、/3)。或天牖,天柱,風池、完骨、翳風。后仰眩暈加重:“兩線一面”(全部下項線中1/3、肩胛縫、上下項線之間)?;蝻L池、完骨,T1-6夾脊穴,玉枕、腦戶。旋轉眩暈加重:“椎旁三層”(項筋膜、斜方肌、關節(jié)囊)?;蝾i夾脊穴。效穴:清冷淵、百會、足三里、三陰交、聽宮、上星、內關透外關、上星透百會、太沖透涌泉。,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陰平陽秘”、“扶正祛邪”、“不通則痛”?!巴⒙?、問、切”、“切經絡”、“以痛為腧”。“九針以調之,熨而

14、通之,轉引而行之”?!胺泊讨籴樧蠲睢?、“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毫針而已,豈能治痼疾暴氣?”“以通止痛”,“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耙灾獮閿?shù)”、 “失針之宜,大者瀉小者不移”。,汲取現(xiàn)代醫(yī)學精華,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運動學。影像學,生物力學,軟組織外科學,脊椎病因治療學,信息醫(yī)療學,筋膜學??▔汉蛿D壓說,慢性無菌性炎癥說,殘余張力性損傷說,動、靜態(tài)平衡失調說,外周神經抑制性匯聚說,肌蛋白快

15、速組裝、合成說,軟組織損傷激痛點、關聯(lián)痛和系統(tǒng)障礙說,信息傳遞系統(tǒng)說等。,中醫(yī)治病的左膀右臂,藥物和針刺藥物: 內服(湯、丸、散、膏、丹、酒) 外用(熨、洗、蒸、貼、抹、噴)針刺: 毫針(古九針中的第七針) 其它針(在古九針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痹證,“痹者,閉也。不通之意。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北宰C:受外邪,經絡氣血不通而出現(xiàn)的病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疼痛不適、活動不利。因病因病機不同,又有風痹、

16、寒痹、濕痹、熱痹,皮痹、脈痹、筋痹、骨痹以及內臟痹多種。治法均以疏通經絡氣血為主。,,“板塊”的理念和應用 枕部、項部、肩胛部,“板塊”的理念和應用,把人體劃分成枕部、項部、肩胛部、背部、腰部、臀部、上肢部和下肢部八個“板塊”。臨床意義:指附著的軟組織損傷后會引發(fā)的疾患和癥狀,并以此作出初步診斷。體表標志和定位:對肌肉和穴位進行標志和定位,作為治療的基礎。診斷:確定“橫絡”(壓痛和異常

17、改變)。治療:對“橫絡”進行刃針“解結”。,枕骨--臨床意義,眩暈(軟組織損害性椎動脈供血不足)。頭、面功能性癥狀(耳鼻眼咽腦)。枕性頭痛。精神狀態(tài)低下(情緒、睡眠、精力等)?!凹珉慰p”疼痛。頸后部疼痛及上頸段活動受限。,枕骨--體表標志,枕外隆突:沿后正中線,“百會”下方枕骨陷向前方處、后上方形成的骨突。顳骨乳突:耳垂后的骨性凸起。上項線:枕外隆突與顳骨乳突后緣之間弧形向上的骨嵴。下項線:上項線下方一橫指左右,弧形近

18、似的骨嵴。,枕骨--附著的軟組織,上項線:(單側由外向內)頭最長肌、胸鎖乳突肌、頭夾肌、斜方肌上部、項韌帶。下項線:(單側由外向內)頭上斜肌、頭后大直肌、頭后小直肌。上、下項線之間:頭半棘?。ㄉ睿┱砗箅旃\)。,枕骨--體表定位,枕大神經:斜方肌上部外緣與后正中線平行的線,通過上、下項線之間的部分。枕小神經:顳骨乳突后方,胸鎖乳突肌后緣與后正中線平行的線,通過上、下項線間的部分。枕大神經筋膜出口:兩個顳骨乳突尖連線與斜方肌上部

19、外緣線交點略偏外,與“天柱”穴接近。枕后腱弓軸線:枕外隆凸與外耳孔下緣連線。,上項線上的俞穴,枕外隆凸上緣與顳骨乳突間略向上弧線后正中線--腦戶旁開1 · 3寸--玉枕旁開2 · 25寸--腦空顳骨乳突中央--瘈脈,下項線上的俞穴,枕外隆凸下緣與翳風間略向上弧線后正中線--風府旁開1 · 3寸后髪際稍下--天柱旁開2 · 25寸--風池顳骨乳突后、下方1 · 0寸--完

20、骨顳骨乳突與下頜角連線中點--翳風,后正中線俞穴,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四神聰,枕骨--治療,刃針:針刃與后正中線一致,針體與局部體表(骨面)垂直,達軟組織病灶層(不到骨面。不慎觸到骨面,稍提起操作),縱、橫、十字切刺;在神經旁則縱行切刺、向神經方向橫行擺動。筋膜病變,在上、下項線之間部分用鉤刃針牽拉。手法:甲切法、分筋法、揉法、托下頜前屈鎮(zhèn)定頓挫法。藥物:“痹通藥酒”等內服、外用。,項部--臨床意義,項部疼痛及活動受限。

21、眩暈及頭面部器官功能性病變癥狀。肩胛骨部疼痛及活動受限。肩肱關節(jié)疼痛及活動受限。上肢神經及血管功能異常癥狀。精神狀態(tài)低下(情緒、睡眠、精力等)。,項部--體表標志,斜方肌上部肌腹及外緣線:棘突旁顯見。胸鎖乳突肌肌腹及后緣線:旋頸時顯現(xiàn)。C1橫突:胸鎖乳突肌后緣線與顳骨乳突尖下方一橫指水平線交點稍后深層。C2棘突:后正中線上,枕骨下方軟組織凹陷中觸到的骨突(前后動頭時明顯)。關節(jié)突下緣:與棘突在同一水平。,項部--附著的

22、軟組織,C1橫突:肩胛提肌、頭上斜肌、頭下斜肌、頸夾肌。C2棘突:頭后大直肌、頭下斜肌、多裂肌、半棘肌。棘突旁各層:項筋膜--斜方?。^夾?。^半棘?。箨P節(jié)囊-后關節(jié)突或椎板。,上項部和頸側的俞穴,上項部:后正中線旁開0 · 5寸--頸夾脊穴頸側部:下頜角水平線 1。胸鎖乳突肌后緣--天牖(三焦經) 2。胸鎖乳突肌前緣--天容(小腸經)喉結水平線 1。胸鎖乳突肌后緣--天窗(小腸經) 2。胸

23、鎖乳突肌上--扶突(大腸經)扶突與缺盆連線中點--天鼎(大腸經),下項部俞穴,手陽明大腸經1穴--巨骨手太陽小腸經2穴--肩中俞、肩外俞足少陽膽經1穴--肩井督脈1穴--大椎肩中、外俞和肩井,深層均是斜方肌中部肌腹。巨骨深層為岡上肌和肩胛岡切跡。大椎深層為項韌帶附著點。,項部--治療,棘突:全頸從C7處前屈,在項韌帶病灶切刺,不到骨面,更不要斜向上方盲目深入。棘突旁:針體與體表垂直,淺層在筋膜切刺;中層在肌肉切刺、擺動;

24、深層在關節(jié)囊十字切刺。橫突:仰臥頭旋向對側,在胸鎖乳突肌后緣稍后指壓定位,在筋膜或肌肉病灶切刺,不觸到骨面。筋膜病變,在深筋膜處用鉤刃針牽拉。藥物:“痹通藥酒”等內服、外用。,肩胛骨--臨床意義,肩胛骨背側疼痛、不適。頸部疼痛及活動受限--易與頸型頸椎病混淆。肩肱關節(jié)疼痛及活動受限--易與肩關節(jié)周圍炎混淆。上肢神經功能障礙(竄痛、麻木、沉脹、不適)--易與神經根型頸椎病混淆。,肩胛骨--體表定位,上角:手摸對側肩或翻手摸背姿

25、勢即可顯露。岡:沿肩峰向內下方觸摸即可確定。下角:翻手摸背姿勢即可顯露。喙突:三角--胸大肌間溝內,鎖骨下一橫指左右深層觸到的骨凸。屈肘、肩向后姿勢顯露清晰,易于觸摸。上切跡:肩胛崗上緣中、外1/3交點,上方一橫指左右。骨--纖維管中有肩胛上神經通過。岡切跡:肩峰與鎖骨交界處陷中,近似“巨骨”。,肩胛骨--附著的肌肉,上、下角:肩胛提?。ㄖ梗髨A?。ㄆ穑?。崗:斜方肌中部(止),三角肌后部(起)。脊柱緣:小菱形?。ㄖ梗?,

26、大菱形?。ㄖ梗?。腋緣:小圓?。ㄆ穑湃^肌長頭(起)。岡上窩:岡上?。ㄆ穑?。岡下窩:岡下?。ㄆ穑A?。ㄆ穑`雇唬盒匦〖。ㄖ梗闺偶。ㄆ穑哦^肌短頭(起),以及喙肱韌帶。,肩胛骨背面的俞穴,手太陽小腸經5穴--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手少陽三焦經2穴--肩髎、天髎。足太陽膀胱經6穴--附分(2)、魄戶、膏肓、神堂、噫嘻、膈關。,肩胛骨--治療,刃針: 1。背面--達骨面稍提起,切刺、擺動。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