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中國的建筑設計的未來</p><p>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p><p> 中國的建筑設計與西方很大的一個區(qū)別是中國沒有從現代主義一步步走向后現代,而是一種跳躍式的發(fā)展。當包豪斯成立之時中國還處在戰(zhàn)亂的境地。而直到新中國成立以致改革開放,中國才開始向西方追趕。即使如此新中國早期建筑視野僅僅局限在蘇聯等極個別社會主義國家。 <
2、;/p><p> 建筑師對建筑的理解沒有經過一個長期的思考。后現代主義、粗野主義、典雅主義、鄉(xiāng)土主義、高技派等往往被簡單理解為一種立面處理方式。而未去深思這些流派產生的原因及內涵。人們又急于建設祖國,只好以先建設著再說。在建設中學習設計。 如同中國經濟一般,超高速發(fā)展的背后是一個個越來越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 </p><p> 1,我們是在“為中國設計”還是在“設計中國”? </p>
3、;<p> 西方文明的巨大沖擊,令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落后。追趕之心自然難免。然而一直很多城市的建筑設計干脆就以西方大城市為藍本而建造。一線城市學習諸如紐約曼哈頓之類的建筑設計。二三線城市學習一線城市。密斯式的玻璃大廈一棟棟拔地而起。而這些大廈卻遠沒有密斯式的精美感。是真正的玻璃盒子。擁有濃厚歷史積淀的舊城區(qū)在GDP崇拜心理下被當做落后的象征完全拆除。全國人民競相學習英文,而古漢語直接被拋棄。即使是現代漢語,很多人也錯字錯
4、詞不斷。 </p><p> 時間久了,人們開始疑惑。我們到底憑什么說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如何讓世界人民來理解我們的民族。我們標榜自己有幾千年的文化,但我們中國的學生有相當一批連中國歷史的朝代都理不清。(我在向一些都是很優(yōu)秀的同學講解中國建筑史時,他們普遍都有這個問題) 所以人民對這一批建筑越來越感到陌生,感到一種猶太人、吉普賽人一樣的漂泊感。為什么?以為那是以西方社會文化條件而產生的建筑。 </p>
5、<p> 當然中國的建筑師也一直在為繼承歷史與回歸本土而努力,當因為如上所提的思索積淀時間太短。并且愿意做這項艱辛卻又難在短時間出成果的事務的建筑師很少。一直以來都是采用給現代建筑加個大屋頂或在立面上做些傳統(tǒng)構件的變形等較幼稚的手法。相比之下采用一定的傳統(tǒng)材料的手法還能較好一些。 </p><p> 我們的近鄰日本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他們曾經狂熱的提出要脫亞入歐、全盤西化。甚至有人提出要鼓勵與西
6、方人結婚以“改良”人種的瘋狂計劃。但后來他們發(fā)現越來越多西方人對于他們的傳統(tǒng)建筑評價很高,才逐漸意識到他們的民族傳統(tǒng)設計。 </p><p> 以古鑒今,學習建筑歷史的目的是為當代設計拓展思路。畢竟我們是為當代中國人設計而不是古人。但現在普遍建筑系學生學習建筑史的情況我只能說“你懂得?!敝乇痴b,輕理解。重分數,輕學術。 </p><p> 2,我們是培養(yǎng)“建筑師”還是“畫師”? <
7、;/p><p> 中國的建筑教育體系最早可追溯到梁思成先生的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而當時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又以巴黎美院的教學方式為主??梢哉f是古典主義的大本營。所以一直到現在中國建筑院校還普遍存在著對于美術訓練的重視遠大于建筑構造和理論哲學。(很多新型材料聽都沒聽說過,哲學僅僅限于為簡單化的辯證法) </p><p> 最終的結果就是相當一批建筑師成為了建筑形式立面專家。這樣就使得建筑設計簡單
8、化、低端化。要是以立面好看不好看來決定建筑設計。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覺得好看,有些人未必就覺得好看。再想一下,如果建筑設計僅僅是這樣的話,那不如讓美院的同學來做設計好了,他們的畫功和形式美感絕對遠超于我們。建筑學就走向瓶頸,走向死胡同了。 </p><p> 3,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建筑師? </p><p> 我們所需要的建筑師應當以關注當下最普通的中國民眾,關注當下社會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建筑設計發(fā)展方向
- 未來建筑設計手段
- 建筑設計未來何在
- 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建筑設計發(fā)展方向分析
- 綠色建筑設計的現狀與未來
- 談未來建筑設計的發(fā)展方向
- 論未來建筑設計的發(fā)展方向
- 探析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 淺析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及未來發(fā)展
- 試析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 建筑設計中的節(jié)能建筑設計
- 淺談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 建筑設計中的節(jié)能建筑設計的思考
- 建筑設計中節(jié)能建筑設計的探討
- 建筑設計中生態(tài)建筑設計的探討
- 建筑設計中節(jié)能建筑設計的研究
- 淺議建筑設計中的節(jié)能建筑設計
- 建筑設計中節(jié)能建筑設計的分析
- 建筑設計中節(jié)能建筑設計的思考
- 淺析建筑設計中的節(jié)能建筑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