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菱鲆是當前世界上養(yǎng)殖產量最高、經濟規(guī)模最大的海水魚類之一,在我國是重要的海水養(yǎng)殖魚類。本論文以工廠化養(yǎng)殖的大菱鲆魚苗為研究對象,運用組織學觀察手段,對大菱鲆原始性腺的發(fā)育和精巢卵巢性分化的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同時探索建立了大菱鲆早期性別快速檢測鑒定技術,所得結果結論如下:
1.大菱鲆早期原始性腺發(fā)育的組織學觀察
組織學連續(xù)切片,H.E.染色,初孵仔魚至40日齡,全長2.5mm-32.2mm,在顯微鏡下
2、觀察:大菱鲆的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在形成后,經過遷移,轉移到位于腹腔壁上的生殖嵴中,10日齡仔魚,全長6.14mm,觀察到PGC已經遷入到位于腎管下方和腸管之間體腔膜上的生殖嵴中,此時觀察到的PGC胞徑約為5.1μm~6.5μm,核徑約為2.4μm~3.3μm;15日齡時,全長8.41mm,觀察到原始性腺一端固定在腎臟下方的體腔膜上,其中有多個PGC的存在;20日齡,全長14.55mm,仔魚已
3、經偏轉變態(tài),原始性腺兩端都固定在體腔膜上;25日齡,17.76mm,原始性腺開始慢慢遠離腎臟,逐步向體腔下緣移動,從靠近腎臟的體腔膜上游離出來,另一端固定在體腔下緣的體膜上;30日齡,全長24.21mm,原始性腺已經轉移到腹腔下緣,與腎臟之間距離繼續(xù)擴大;40日齡,平均全長32.2mm,此時原始性腺已經完全轉移到體腔底部,遠離腎臟,一端固定于腹腔底部的腹腔膜上,另一端游離在腹腔中發(fā)育。性腺中未發(fā)現明顯的性分化特征。
2.大
4、菱鲆卵巢分化的組織學觀察
大菱鲆經過原始性腺時期后進入性分化階段。卵原細胞經有絲分裂增殖形成卵原細胞簇是卵巢分化的細胞學證據,卵巢腔的形成則是大菱鲆卵巢分化的解剖學證據。大菱鲆幼魚在全長35.2mm時,性腺中開始出現成簇的PGCs群,同時靠近腹腔壁一側與腹腔壁體細胞融合圍成一個空腔,這是向著卵巢分化的最初標志;到全長40.3mm時,卵巢中形成了卵巢腔;隨著性腺的不斷發(fā)育,卵巢腔不斷擴大,卵巢形成,至全長69.3mm時,大菱
5、鲆卵巢開始形成向尾部肌肉延伸的突起:全長113.4mm時,卵巢中觀察到Ⅰ時相卵母細胞,卵巢分化完成。
3.大菱鲆精巢分化的組織學觀察
大菱鲆精巢分化要晚于卵巢分化,與其他魚類性別分化規(guī)律一致。從本實驗研究結果看,大菱鲆幼魚在全長47.6mm時,出現了包裹數個精原細胞的囊狀結構-精小囊;在全長55.2mm時,精小囊清晰可見:全長64.2mm時,精原細胞小型化明顯,達到增殖末期,開始向精母細胞轉化,在之后的發(fā)育過
6、程中沒有發(fā)現明顯的結構特征變化直至分化完成。
4.大菱鲆早期性別快速鑒定技術
對于全長9cm~15cm,體重10g~90g之間,肉眼無法區(qū)分雌雄的大菱鲆幼魚取其性腺,進行現場檢測鑒定,采用活體壓片,醋酸洋紅染色,鏡檢染色結果發(fā)現:壓片染色結果差異性非常明顯,特別是卵巢,可觀察到大量的卵原細胞,卵原細胞體積大,十分清晰,特征明顯,精巢沒有明顯的結構特征,顯微鏡下很容易區(qū)分鑒別出幼魚性別,建立了快速、簡便、準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黃魚原始生殖細胞發(fā)生、遷移及性腺性別分化的組織學研究.pdf
- 10297.大菱鲆早期性別分化及性別相關snp位點篩選研究
- 兩種泥鰍性腺發(fā)生和分化的組織學與免疫組織化學研究.pdf
- 粗唇鮠性腺組織學和超微結構的研究.pdf
- 養(yǎng)殖密度、鹽度和溫度對羅氏沼蝦性別分化和早期性腺發(fā)育的影響.pdf
- 羊鮑性腺組織學與超微結構的研究.pdf
- 雌核發(fā)育雙單倍體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純合性鑒定和性腺的組織學觀察.pdf
- 雜交東方鲀早期形態(tài)特征、生長速度和性腺分化的研究.pdf
- Gsdf和Wt1在羅非魚性別分化和性腺發(fā)育中的功能研究.pdf
- 高白鮭性腺發(fā)育的組織學研究及GnRH的分布與克隆.pdf
- a性腺發(fā)育和性別決定
- 暗紋東方鲀(Takifugu obscurus)性腺分化的組織學及芳香化酶基因(CYP19A)表達的研究.pdf
- 池養(yǎng)三角帆蚌性腺發(fā)育組織學研究.pdf
- 組織學和胚胎學
- 組織學和胚胎學神經組織
- 青鳉性腺發(fā)育的組織學觀察和DMY、Dmrt1基因的表達分析.pdf
- 胎兒性別早期鑒定方法研究現狀
- 美洲鰣早期發(fā)育的形態(tài)學及組織學觀察.pdf
- 澤蛙的性腺分化及溫度對性別決定的影響.pdf
- 雞胚性分化早期性別差異表達miRNAs的鑒定及其特性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