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雞(♂)與鵪鶉(♀)間的屬間雜交(以下簡稱雞與鵪鶉雜交)是一種典型的遠緣雜交,雜交種的肉品質和生產性能等具有顯著的雜種優(yōu)勢,但與其他物種遠緣雜交(如馬和驢的雜交)相同,仍然具有雜種不育和受精率低下等雜交不親和性的問題。目前雞與鵪鶉雜交的平均受精率為4%-11%之間,最高僅為40%,因此,還不能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本實驗通過對雞與鵪鶉屬間雜交母本個體的受精率檢測,將區(qū)分出的高、低受精率個體進行分組飼養(yǎng),用同一父本公鵪鶉分別與高、
2、低受精率組母鵪鶉交配并產生后代,對后代中的雌性個體進行飼育及雜交實驗檢測其受精率,從而驗證雜交母本個體的受精率差異是否具有遺傳性。進而采用PCR-SSCP實驗技術對高、低受精率組母鵪鶉個體進行VEGF、CFTR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旨在尋找影響雞與鵪鶉屬間雜交存在的受精率差異的分子標記,為雞與鵪鶉屬間雜交受精率遺傳機理的研究奠定基礎。
(1)采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雞與鵪鶉雜交實驗,共收集雜交種蛋3836枚并進行孵化,經檢測平均受精率為
3、21.06%,活胚率為7.02%。個體受精率最高可達87.5%,個體活胚率最高達40.63%。最低的為0,表明母本鵪鶉個體間的受精率存在著極顯著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選擇高受精率(受精率大于40%)和低受精率(受精率小于5%)的母本鵪鶉與同一只公鵪鶉進行純繁,所獲得的子代母鵪鶉再與雞進行屬間雜交以檢測親本母鵪鶉的受精率是否具有遺傳性,但兩組子代母鵪鶉的受精率差異不顯著,推測母本鵪鶉的受精率可能不具有遺傳性。
(2)采用PCR-S
4、SCP方法對高、低受精率組母鵪鶉個體間進行VEGF、CFTR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依據雞與鵪鶉間同源性設計18對引物,其中在鵪鶉基因上有9對引物擴增出對應的特異性片段,引物擴增概率達50%,CFTR9外顯子發(fā)生4處單堿基堿基突變。經χ2檢驗(p<0.05),CFTR9的AA基因型在三個受精率組別中具有顯著差異,AA基因型出現頻率遠高于其他兩種基因型。表明CFTR9的AA基因型可作為選擇高受精率母本鵪鶉的分子標記,為提高雞與鵪鶉屬間雜交受精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雞與鵪鶉屬間雜交不親和性分子機理的研究.pdf
- 引起雞與鵪鶉屬間雜交種性分化異常相關基因的研究.pdf
- 雞與鵪鶉屬間雜交種胚胎早期死亡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雞與鵪鶉屬間雜交種胚胎肌肉組織發(fā)育相關基因的篩選.pdf
- 利用SRAP與血液蛋白多態(tài)性分析雞、鵪鶉及其屬間雜交種的群體遺傳結構.pdf
- 雞、鵪鶉及其屬間雜交種的染色體核型與G帶、C帶研究.pdf
- 雞與鵪鶉屬間雜交早期胚胎中PGCs的觀察及Aromatase,ER基因的表達分析.pdf
- 雞與鵪鶉屬間雜交早期胚胎中bcl-2、P53、ER的發(fā)育性研究.pdf
- 雞和鵪鶉屬間雜交種睪丸發(fā)育不良機制的初步探索.pdf
- 雞與鵪鶉雜交雌性胚胎早期死亡機理的研究.pdf
- 利用SDS-PAGE分析雞、鵪鶉及其屬間雜交種早期胚胎蛋白表達的差異.pdf
- 唐菖蒲與射干屬間雜交初步研究.pdf
- bcl-2基因CpG島甲基化對雞與鵪鶉屬間雜交種早期胚胎發(fā)育的影響.pdf
- 藥物誘導性反轉雞、鵪鶉及其屬間雜交種胚胎性別相關基因表達規(guī)律的研究.pdf
- 蕓薹屬植物與蕓芥屬間雜交的研究.pdf
- 利用屬間雜交創(chuàng)造菊花抗性新種質.pdf
- 蕓薹屬栽培四倍體種與諸葛菜屬間雜交后代的遺傳分析.pdf
- 仁用杏與扁桃屬間雜交種的獲得及SSR分析.pdf
- 紅螯螯蝦的懷卵量雖然不是很大,但受精率及孵化率很高,受精率可
- 高油酸的甘藍型油菜與諸葛菜屬間雜交新材料的細胞學和遺傳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