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伊蚊miR-252對登革病毒E蛋白表達及登革病毒復制的調節(jié)作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地理分布最廣的蟲媒黃病毒,按抗原性可分為DENV-1~DENV-4四個血清型,同一血清型內又可分成不同的基因型。登革病毒的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分子,具有感染性,分子量為3,800 kDa,約含11,000個堿基。在病毒基因組5'-UTR和3'-UTR之間為病毒的單一開放讀碼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編碼一個約含3400個氨基酸殘基的、分子量約380kDa

2、的聚蛋白分子。人感染登革病毒后根據臨床表現嚴重程度,分為登革熱(dengue fever, DF)、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登革休克綜合征(the 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可傳播登革病毒的蚊種主要為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Ae.aegypti)和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Ae.albopictus)。白紋伊蚊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

3、、亞熱帶和部分溫帶地區(qū),現已傳播到北美、南美、歐洲和非洲大陸,對DENV-1~DENV-4均高度易感,在我國為登革的主要傳播媒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蟲媒分布區(qū)域的擴展,登革的流行范圍和頻率不斷增加。近十年來,登革熱在全世界的發(fā)病率提高了將近30倍,目前已波及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qū)。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除海南、福建、浙江和江蘇省有登革熱爆發(fā)外,我國的登革熱主要在廣東省流行

4、,已成為流行區(qū)域面臨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
   microRNAs(miRNAs)是一類長度為~22核苷酸(nucleotide,nt)的內源性小分子非編碼單鏈RNA,廣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可在轉錄后水平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參與調控發(fā)育、細胞增值與分化、細胞凋亡、脂類代謝、激素分泌、機體免疫以及腫瘤發(fā)生、病毒感染等生理及病理過程。動物細胞中絕大部分miRNA由RNA聚合酶Ⅱ轉錄生成miRNA初始轉錄產物(primary miRNA,

5、pri-miRNA),在Pasha/DGR8的協(xié)同下,核酸酶Drosha將pri-miRNA切割成miRNA前體(precursor miRNA,pre-miRNA)。pre-miRNA由Exportin-5蛋白從細胞核內運送至細胞質中,然后經胞質內核酸酶Dicer的切割而加工成~22nt的miRNA:miRNA*雙螺旋結構。雙螺旋結構中的miRNA*通常迅速被降解;另一條5'端穩(wěn)定性較低的鏈即成熟的miRNA(mature miRNA

6、)則與Argonaute(Ago)蛋白家族成員結合進入RNA誘導的沉默復合體(RNA-induced silencingcomplex,RISC)。miRNA引導RISC結合靶mRNA后在胞漿中積聚于P小體(P body)內,miRNA可能在P小體中行使其基因沉默功能。經典的理論認為,miRNA能抑制基因的表達,miRNA利用其5'端2~8個堿基的“種子”序列(seedsequence)識別靶基因mRNA3'-UTR的互補序列,引起靶基

7、因mRNA的降解或者是翻譯抑制。但目前有研究發(fā)現miRNA的靶序列也可位于靶基因的5'-UTR區(qū)和編碼區(qū)中,miRNA亦可增強基因的表達。
   近年的研究提示病毒與宿主在miRNA水平存在相互的調節(jié)作用。一方面病毒自身可編碼miRNA,利用其促進病毒自身復制與潛伏并抑制宿主細胞抗病毒活性;另一方面宿主細胞編碼的大量miRNAs,在調控自身基因表達的同時,可調控入侵病毒的復制。Lecellier等發(fā)現哺乳動物細胞的miR-32可

8、抑制Ⅰ型泡沫病毒(primate foamy virus type1,PFV-1)的復制。Pedersen研究者通過序列互補分析發(fā)現5種受IFN-B調節(jié)的miRNA對HCV復制有明顯抑制作用;細胞轉染人工合成的miRNA類似物(miRNA mimic)混合物能使HCV mRNA水平顯著下降,而轉染相應的反義miRNA抑制劑(miRNA inhibitor)能降低IFN-B的抗病毒作用。Triboulet等人發(fā)現敲除Dicer或Drosh

9、a可明顯增強Ⅰ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 cell,PBMC)中病毒的復制,提示細胞miRNA對HIV-1的復制具有負調節(jié)作用。Hariharan等研究發(fā)現5種人miRNA在HIV基因組中能找到靶標序列,miR-29a和miR-29b靶向nef基因,miR-149靶向vpr基因,miR-378靶向en

10、v基因,miR-324-5P靶向vif基因;這些靶序列在所有HIV病毒包膜序列中高度保守,提示細胞miRNA水平可能與HIV-1感染及病程相關。Yeung等應用基因表達譜芯片技術研究HIV感染的人T細胞中miRNA表達的變化,上述提到的5種miRNA水平顯著下調,提示細胞miRNA在HIV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宿主miRNA也可被病毒利用促進其維持潛伏或增進復制。Jopling和Roberts等發(fā)現肝細胞特異性豐富表達的miR

11、-122可與HCV基因組5' UTR區(qū)的兩個互補序列相互作用,增強HCV在肝細胞中的復制。宿主細胞的miR-342-5p和miR-10a(miR-10a*)可分別靶向柯薩奇病毒B組(Group B coxsackieviruses,CVB)的2C編碼區(qū)和3D編碼區(qū),抑制或增強CVB的復制,提示宿主細胞miRNA可識別CVB靶基因編碼區(qū)的互補序列,并在轉錄后水平調控病毒基因的表達,進而影響病毒的復制和增殖。
   蚊是非常重要的蟲

12、媒病毒傳播媒介,目前僅有岡比亞按蚊、斯氏按蚊、埃及伊蚊、致倦庫蚊以及白紋伊蚊鑒定出miRNAs。Winter等利用鳥槍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第一次證實了岡比亞按蚊18個miRNAs的存在。Mead等發(fā)現和鑒定了斯氏按蚊中的23個保守miRNAs和及4個新miRNAs。Li等發(fā)現了86個埃及伊蚊miRNA。Skalsky等采用高通量深度測序的方法從白紋伊蚊的C7/10細胞中鑒定出65個miRNA,從庫蚊中鑒定出77個miRNAs。對蚊蟲mi

13、RNAs的功能了解得非常有限,有研究表明病原體入侵可影響蚊miRNAs表達水平。Winter等發(fā)現岡比亞按蚊miR-34在瘧原蟲感染后表達量上調5倍,而miR-12和miR-281表達量下降3倍,敲除Dicer1和Ago1 mRNA后的岡比亞按蚊對瘧原蟲的易感性升高,提示瘧原蟲的感染可能與岡比亞按蚊miRNA的表達差異相關,miRNAs可能參與岡比亞按蚊抗瘧原蟲感染。Osei-Amo等發(fā)現Wolbachia病毒感染前后的埃及伊蚊細胞內的

14、miR-12呈現表達差異,提示miR-12可能和病毒的感染相關。Sckaly等用西尼羅病毒感染白紋伊蚊C7/10細胞,miR-989和miR-92表達量沒有明顯變化,同樣條件下感染庫蚊,發(fā)現miR-989表達水平下調,而miR-92表達上調;提示蚊miRNAs表達差異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最近的研究證實埃及伊蚊的miR-375可通過抑制NF-kB轉錄因子的活性而增強DENV-2的感染。
   本課題組吳錦雅博士、鄭培民碩士運用so

15、lex測序和Northern blot的方法在白紋伊蚊成蚊中檢測到miRNAs,并檢測到雌蚊經胸腔注射登革病毒后,蚊體內大量miRNAs出現表達差異,提示miRNAs可能在白紋伊蚊抗登革病毒感染中起調控作用。
   目的:我們在白紋伊蚊C6/36細胞中建立登革病毒蚊體外感染模型,期待通過了解登革病毒感染前后C6/36細胞中miRNAs表達水平的變化,挑選在C6/36細胞中表達量豐富并且在登革病毒感染前后變化幅度較高的miRNAs

16、,預測其在登革病毒基因組中可能的靶標基因;測定miRNAs表達水平的變化對靶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初步探討蚊細胞內miRNA對登革病毒感染的調控作用,為登革病毒的防治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方法:建立白紋伊蚊C6/36細胞DENV-2感染模型,使用實時定量PCR(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測定DENV-2感染前后C6/36細胞內miRNAs的表

17、達差異。使用RNAhybrid軟件預測3種我們感興趣的miRNAs在DENV-2基因組中的靶標,選擇在C6/36細胞中表達水平較高并在DENV-2感染前后表達量變化明顯的miR-252,通過RT-qPCR/western blot測定C6/36細胞在轉染miR-252人工合成的類似物(mimic)或者反義抑制物(inhibitor)后,其預測的靶基因—登革病毒包膜蛋白(envelop protein,E protein)RNA/蛋白表達

18、水平的變化,了解miR-252在抗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結果:白紋伊蚊C6/36細胞感染DENV-2后,細胞內miR-252表達水平增高。經配對t檢驗,與對照組比較,在感染后24小時(hour,hr),miR-252表達水平增高3.2倍(t=-9.850,P=0.010),在感染后72 hrs,miR-252表達水平增高2.1倍(t=-6.751,P=0.021)。在DENV-2感染的白紋伊蚊C6/36細胞細胞中轉染mi

19、R-252 mimic,增強miR-252的表達(24 hrs,t=-89.337,P<0.001;72hrs,t=-28.508,P=0.001),可降低DENV-2 RNA的表達(72 hrs,t=24.319,P=0.002),western blot顯示E蛋白的表達受到抑制;反之,在DENV-2感染的白紋伊蚊C6/36細胞中轉染miR-252 inhibitor,降低細胞內miR-252水平(24hrs,t=16.381,P=0

20、.004;72hrs,t=33.680,P=0.001),可增強DENV-2 RNA的表達(72 hrs,t=-43.250,P=0.001),并可使E蛋白表達量增高。轉染了miR-252inhibitor的C6/36 cells上清液中的DENV-2滴度明顯增高,與陰性對照相比較,P=0.034;與mock相比較,P=0.019。將包含有與miR-252種子序列互補的E蛋白跨膜區(qū)克隆入海腎熒光素酶報告載體中,經方差分析檢驗,與對照組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