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感染性休克是危重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大家熟知的引起急性腎損傷(AcuteKidneyInjury,AKI)和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常見危險因素,顯著增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AKI發(fā)生率在一般膿毒癥患者約為19%,在重度膿毒癥約為23%,在血培養(yǎng)陽性的膿毒癥休克者可高達51%。AKI并發(fā)膿毒癥的死亡率高達70%,明顯高于無并發(fā)膿毒癥的45%。因此,研
2、究并了解AKI和膿毒癥的相互關系和作用機制,將有助于降低感染性休克時AKI的高發(fā)病率及相關的高器官衰竭率和病死率。本實驗通過檢測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監(jiān)測指標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和胱抑素C(CystatinC)的變化,探討早期充分液體復蘇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揭示感染性休克急性腎損傷的發(fā)病機制,以期為臨床積極治療膿毒癥
3、、重癥膿毒癥及感染性休克時急性腎功能損傷提供有利的實驗依據。
方法:收集自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病房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8例作為實驗組,病例入選標準參照2001年國際膿毒癥定義會議(InternationalSepsisDefinitionsConference)診斷標準,依據預后再分為死亡組和存活組;取健康志愿者20例為正常對照組。
參照2004年國際膿
4、毒癥治療指南,符合研究標準的患者進入ICU后,留置深靜脈導管按早期目標導向治療(EarlyGoal-directedTherapy,EGDT)目標進行液體復蘇。分別于復蘇前0h、及液體復蘇后6h、24h、48h四個時間點,留取外周靜脈血4ml置入抗凝管中離心取上清液-70度冰箱保存,用ELISA法測定血漿NGAL、CystatinC濃度,同時記錄患者體溫(T)、心率(HR)、呼吸(RR)、平均動脈壓(MAP)及小時尿量(UV)、中心靜脈
5、血氧飽和度(Scvo2)、APACHEⅡ評分。其中NGAL、CystatinC與本院檢驗科檢測的血肌酐(Scr)濃度做相關性分析。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士s)表示,治療前后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用兩樣本t檢驗:利用相關分析了解兩組變量間是否有直線相關關系;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結果:
1實驗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漿NGAL、CystatinC水平的對比液
6、體復蘇前血漿NGAL水平(5.25±0.83mg/L)明顯高于對照組(2.04±0.59mg/L),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液體復蘇前血漿CystatinC水平(1.91±0.44mg/L)明顯高于對照組(0.774±0.32mg/L),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2液體復蘇前后血漿NGAL水平的變化液體復蘇后6h(3.21±0.99mg/L)和48h(3.96士0.51mg/L)血漿NGAL水平均較液體復蘇前(5.33±0.8
7、3mg/L)下降,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液體復蘇后24h血漿NGAL水平(2.79士0.43mg/L)較液體復蘇前明顯下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液體復蘇前后血漿CystatinC水平的變化液體復蘇后6h(1.39±0.7mg/L)和48h(1.48士0.20mg/L)血漿CystatinC水平均較液體復蘇前(1.92±0.44mg/L)下降,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液體復蘇后24h血漿CystatinC水平(1.13±0.
8、46mg/L)較液體復蘇前明顯下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4死亡組與存活組血漿NGAL、CystatinC水平的比較死亡組血漿CystatinC水平(1.79±0.41mg/L)明顯高于存活組(1.16±0.54mg/L),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血漿NGAL水平(4.21±0.44mg/L)高于存活組(3.69±0.64mg/L),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5血漿NGAL、Cyst
9、atinC水平與Scr相關性比較血漿NGAL和CystatinC水平與血Scr水平有很好的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r=0.636,P=0.000和r=0.407,P=0.002;且血漿NGAL和CystatinC濃度升高要明顯早于血肌酐。
6液體復蘇前后患者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液體復蘇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趨于平穩(wěn),液體復后24h及48h患者平均動脈壓分別為(83.08士10.91mmHg)和(84.62士13.91mmHg
10、),均較蘇前平均動脈壓(67.25士10.19mmHg)顯著升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結論:本實驗探討了對感染性休克患者進行早期充分的液體復蘇,并通過觀察早期腎功能監(jiān)測指標血漿NGAL、CystatinC濃度的變化判斷液體復蘇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影響,從而得出以下結論:
1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漿NGAL、CystatinC水平明顯升高,提示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傷。
2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EGDT導向的液體復蘇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臟灌注的影響.pdf
- 感染性休克早期多糖包被的變化及不同劑量液體復蘇對其影響的研究.pdf
- PICCO監(jiān)測技術指導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的臨床研究.pdf
- 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標治療
- 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患者預后的分析.pdf
- 持續(xù)右心室容量監(jiān)測與老年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pdf
- 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處理
- 早期目標導向復蘇治療對感染性休克腦灌注和損傷影響的臨床研究.pdf
- 分布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 感染性休克
- 感染性休克的循環(huán)功能支持
- 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清甲狀腺功能的變化和意義.pdf
- 液體復蘇對膿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pdf
- CRRT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療效評價.pdf
- 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標治療策略更新
- 不同液體復蘇方式對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早期的影響.pdf
- 腹腔復蘇對感染性休克大鼠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不同晶體液的選擇對感染性休克患者預后的影響.pdf
- 膿毒性休克早期液體復蘇的實驗研究.pdf
- cp感染性休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