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味的氣體,大量吸入會導致中毒。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H2S成為繼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之后的第三個氣體信號分子。內(nèi)源性H2S在機體的各個系統(tǒng)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H2S可以增強NMDA受體的活性,易化長時程動作電位的產(chǎn)生,進而對記憶過程產(chǎn)生影響;H2S可以通過清除氧自由基進而發(fā)揮其保護神經(jīng)細胞的作用。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H2S能開放ATP敏感的鉀離子(KATP)通道,使血管平
2、滑肌舒張,降低血壓;體內(nèi)H2S生成減少與自發(fā)性高血壓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外源性給予H2S有顯著降壓效果,緩解高血壓的進程;另外,H2S可以通過胞內(nèi)信號轉導通路發(fā)揮其心臟保護效應來對抗心臟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在炎癥免疫系統(tǒng)中,既有H2S抗炎效應的報道,也有H2S促炎效應的報道。另外,在機體代謝方面,H2S可以顯著地降低機體的代謝率;H2S可以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胰島素的釋放。H2S甚至在延長機體壽命方面也發(fā)揮著其相應的作用。
在血管新生方面,
3、我課題組于2007年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xiàn)H2S具有顯著的促血管新生效應,該研究成果不僅在體外管腔形成實驗,而且在小鼠Matrigel Plug動物模型上都得到了證實。隨后Szabo C等在雞胚絨毛膜尿囊(CAM)模型中也證實了H2S的促血管新生效應。我課題組于2009年,在大鼠一側下肢缺血模型中再次證實,外源性H2S可以顯著地促進大鼠缺血下肢的血管新生,該研究提示H2S在缺血下肢中的促血管新生效應可能通過上調(diào)骨骼肌細胞中VEGF的表達,進而
4、作用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VEGFR2受體而實現(xiàn)。AndreasPapapetropoulosa等的研究證實,內(nèi)源性產(chǎn)生的H2S是血管新生的促進因子;他們利用雞胚絨毛膜尿囊(CAM)模型,給予內(nèi)源性H2S生成酶的抑制劑顯著地抑制了血管新生過程;另外,在主動脈環(huán)血管新生模型中,CSE基因敲除小鼠的主動脈環(huán)對VEGF的血管新生反應顯著地低于野生型小鼠。他們的研究結果認為,H2S的促血管新生效應依賴于KATP channel-MAPK信號通路。然而
5、,H2S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具體分子機制并不清楚。
血管新生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及遷移過程密切相關,其中,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遷移過程在血管新生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原代培養(yǎng)的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H2S的促內(nèi)皮細胞的遷移效應及其具體分子機制進行研究,以期闡明H2S促血管新生的具體分子機制。
首先,我們研究了H
6、2S對HUVECs體外血管新生的作用。用細胞劃痕損傷模型和transwell跨膜遷移模型研究H2S對HUVECs遷移的影響,結果證實50μM的NaHS處理能顯著地促進內(nèi)皮細胞的遷移能力;內(nèi)皮細胞體外管腔形成實驗結果表明,50μ M的NaHS顯著促進HUVECs體外管腔的形成;用BrdU摻入法檢測H2S對HUVECs增殖的影響,結果顯示,50μM的NaHS顯著抑制HUVECs的細胞增殖。該結果提示,H2S的促HUVECs體外血管新生效應主
7、要依賴于其促內(nèi)皮細胞遷移效應。
其次,研究H2S對HUVECs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及細胞黏著斑的影響。細胞免疫熒光結果表明,H2S使HUVECs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構,以細胞前端片狀偽足生成增多為典型特征;H2S對HUVECs細胞paxillin-contained黏著斑的分布沒有顯著影響。Western Blot結果顯示,H2S對胞內(nèi)paxillin Tyr118和Ser126位的磷酸化沒有影響;但是H2S可以時間依賴性地促進FA
8、K(Tyr576/577)位的磷酸化。這些結果表明,H2S使HUVECs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構,這很可能是H2S促內(nèi)皮細胞遷移效應的關鍵;另外,F(xiàn)AK的磷酸化也可能在H2S促內(nèi)皮細胞遷移效應中發(fā)揮作用。
然后,研究H2S對小G蛋白Rho家族成員活性的影響。Pull-Down結果顯示,H2S可以一過性地活化小G蛋白Rac1,但對RhoA和Cdc42的活性沒有顯著影響;G-LISA結果再次證實了H2S對Rac1的一過性活化作用;Na
9、HS與人源性重組蛋白Rac1的細胞外直接反應結果表明,H2S并不能直接活化Rac1,該結果提示,Rac1的活化是由胞內(nèi)上游信號分子的活化所介導的。
接著,研究Rac1是否介導了H2S所致的促內(nèi)皮細胞遷移效應及促血管新生效應。首先,成功地建立了內(nèi)皮細胞的電轉染體系;針對Rac1基因,分別為內(nèi)皮細胞轉染dominate negative Rac1質粒及對Rac1基因進行RNA干擾,細胞免疫熒光結果顯示,Rac1介導了H2S所致的H
10、UVECs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構;細胞劃痕損傷模型和transwell跨膜遷移模型結果顯示,Rac1介導了H2S所致的促HUVECs遷移效應;體外管腔形成實驗結果顯示,Rac1介導了H2S所致的促HUVECs體外血管新生效應。
再次,我們對H2S所致Rac1活化的上下游信號通路進行了研究。應用VEGFR的阻斷劑SU5416和PI3K的阻斷劑LY294002預處理,可以顯著地抑制H2S所致Rac1活化;細胞免疫熒光結果顯示,SU5
11、416和LY294002預處理,可以抑制H2S所致的HUVECs細胞片狀偽足的伸出;同時細胞遷移實驗結果顯示,SU5416和LY294002預處理也顯著地抑制了H2S所致的促HUVECs細胞遷移效應。這些結果表明,VEGFR-PI3K信號通路介導了H2S所致的Rac1活化;VEGFR-PI3K信號通路介導了H2S所致的HUVECs細胞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構;VEGFR-PI3K信號通路介導了H2S所致的促HUVECs細胞遷移效應。轉染do
12、minant negativeAkt后,H2S所致的Rac1活化并不能被抑制,說明H2S所致的Rac1活化并不依賴于Akt的活化。另外,激酶抑制劑研究結果表明,ERK獨立于VEGFR-PI3K信號通路,也在H2S所致的促HUVECs遷移效應中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轉染dominant negative Rac1質粒及Rac1 SiRNA后,H2S所致的cofilin Ser3位的磷酸化被顯著抑制,說明cofilin是Rac1的下游效應分子;
13、cofilin作為肌動蛋白結合蛋白很可能直接調(diào)控了H2S所致的內(nèi)皮細胞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的重構。
最后,檢測CSE和CBS在HUVECs內(nèi)皮細胞的表達及在大鼠胸主動脈內(nèi)膜內(nèi)皮細胞層的表達與分布。RT-PCR結果顯示,在基因水平上,HUVECs內(nèi)皮細胞既表達CSE又表達CBS; Real-Time PCR結果表明,mRNA水平上CBS的表達遠高于CSE,大約是CSE基因水平的64倍之多;Western Blot結果顯示,在蛋白質水
14、平上,HUVECs內(nèi)皮細胞既表達CSE同時也表達CBS;免疫組織化學結果顯示,大鼠胸主動脈內(nèi)膜內(nèi)皮細胞層不僅有CSE的表達,而且也有CBS的高表達。這些結果說明,在動脈內(nèi)膜內(nèi)皮細胞層,不僅有CSE的表達,而且同時有CBS的表達。這為研究內(nèi)源性H2S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的作用打下了一定基礎。
總之,我們的研究首次證實了:①小G蛋白Rac1介導了H2S的體外促血管新生效應,該效應的發(fā)揮主要是通過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構所致的內(nèi)皮細胞遷移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硫化氫促血管新生機制研究——硫化氫靶分子的發(fā)現(xiàn).pdf
- 硫化氫促血管新生機制研究——硫化氫靶分子VEGFR2的發(fā)現(xiàn).pdf
- 硫化氫對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 硫化氫通過microRNAs調(diào)控血管新生的機制研究.pdf
- Rho家族小G蛋白介導人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的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pdf
- 促凋亡蛋白(BclGs)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pdf
- Rac1介導GGT對腦膠質瘤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pdf
- 硫化氫促進不同缺血模型的血管新生及其機制研究.pdf
- 內(nèi)源性硫化氫在脂多糖誘導肝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信號轉導機制探討.pdf
- 定量成像誘導激活的Rac1、Cdc42信號轉導通路.pdf
- 草魚IRAK-4介導IL-1β細胞信號轉導研究.pdf
- 硫化氫對擬南芥應答干旱脅迫的信號作用機制.pdf
- SIRT1介導硫化氫抗糖尿病大鼠認知功能障礙.pdf
- 溴氰菊酯神經(jīng)細胞凋亡信號轉導機制研究——ca39;2介導的神經(jīng)細胞凋亡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 BDNF-TrkB通路和Sirt-1介導硫化氫拮抗慢性應激性抑郁.pdf
- 擬南芥G蛋白信號轉導調(diào)節(jié)蛋白(AtRGS1蛋白)功能研究.pdf
- CD147調(diào)控Rac1信號介導的肝癌細胞運動的機制研究.pdf
- BDNF-TrkB通路通過下調(diào)ALDH2介導硫化氫的抗甲醛神經(jīng)毒性作用.pdf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硫化氫影響肝星狀細胞Ⅰ、Ⅲ型膠原表達中的作用.pdf
- 內(nèi)源性一氧化碳在硫化氫抗內(nèi)毒素肺損傷中的作用及其信號轉導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