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模擬雙額冠狀切口經單額開顱前縱裂入路,對此入路中涉及的部分解剖因素、前交通動脈復合體及其周圍毗鄰結構進行解剖觀察記錄及數據測量,討論經前縱裂入路對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的暴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對經前縱裂入路手術特別是需涉及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的手術提供解剖依據。
方法:10%甲醛充分固定的國人成人帶頸尸頭濕標本15例經紅藍乳膠灌注染色、去除異味、軟化、漂白后模擬雙額冠狀切口經單額開顱前縱裂入路,測量前交通動脈復合體最大可顯露路
2、徑與顱底長軸夾角,以游標卡尺測量鼻根點處顱骨外緣至前交通動脈最近點距離、前交通動脈復合體最大可顯露路徑假想線與額極交點距鼻根點的距離、前交通動脈的支數,以及它們發(fā)出內穿支動脈及回返動脈數目,并在顯微鏡下觀察間隙內的血管、神經,對血管的各種形態(tài)、走行及變異進行記錄并拍照。
結果:經前縱裂入路對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的暴露過程中前交通動脈復合體最大可顯露路徑與顱底長軸夾角為15.36~28.54°,鼻根點處顱骨外緣至前交通動脈最近點距離
3、為48.52~58.86mm,前交通動脈復合體最大可顯露路徑假想線與額極交點距鼻根點的距離為31.48~54.26mm,均值分別為22.45°、53.35mm、40.23mm,前交通動脈復合體數據與參考文獻無明顯差異,未見明顯解剖變異情況。
結論:經前縱裂入路手術特別是需涉及需要暴露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的手術如前交通動脈及胼周動脈動脈瘤夾閉術、三腦室前部顱咽管瘤、鞍上發(fā)展明顯頂部較高的垂體瘤及其他腫瘤的摘除術需注意骨瓣大小、手術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前交通動脈復合體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的顯微外科解剖研究.pdf
- 前交通動脈復合體區(qū)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經翼點入路大腦前動脈A-,1-段和前交通動脈及其穿通支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經縱裂入路的內鏡解剖與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前交通動脈復合體及前交通動脈瘤血流動力學三維數值模擬研究.pdf
- 神經內鏡經縱裂胝體脈絡膜裂入路聯合室間孔入路應用解剖研究.pdf
- 包裹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的侵襲性垂體腺瘤的外科治療.pdf
- 前縱裂入路顯微手術切除鞍區(qū)腫瘤的臨床研究.pdf
- 經頸前外側入路至上頸椎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經額縱裂入路及鞍區(qū)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經翼點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顱內前交通動脈瘤
- 經巖乙狀竇前入路的應用顯微解剖研究.pdf
- 顳前入路對基底動脈分叉部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顳下—經巖前入路的顯微外科解剖研究.pdf
- 乙狀竇前經巖入路的解剖與應用研究.pdf
- 經額底縱裂聯合終板入路的臨床研究.pdf
- 椎動脈復合體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下丘腦穿通動脈及其在雙額底縱裂入路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經縱裂-胼胝體入路到第三腦室的顯微解剖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