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化學循環(huán)的主要驅動者,積極參與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在土壤生物地化循環(huán)過程調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維持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加強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微生物小尺度空間異質性及其影響機制的研究,將為更好的評價土壤微生物在調控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方面的生態(tài)效應提供理論依據,同時對于推動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加強對其管理和功能調控也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本文以北方中溫帶亞濕潤區(qū)長白山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定位
2、站一平坦的樣地為研究區(qū)域,選擇代表性的針闊混交林,布設樣方40×50m,并分0-10cm和10-20cm兩層取樣。一方面運用地統(tǒng)計方法,分析不同土層土壤有機質組分的空間分布,并通過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和Biolog微孔板法來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多樣性的空間分布;另一方面運用多元統(tǒng)計分析,通過研究土壤有機質—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規(guī)律來探索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多樣性對土壤有機質質量的響應機制。結果表明:
(1)長白山闊葉
3、紅松林土壤有機碳(SOC)和總氮(TN)顯著相關,除了0-10cm溶解性有機氮(DON)與10-20cm顆粒態(tài)有機碳和顆粒態(tài)有機氮(POC和PON)外,其余活性有機質與總有機質之間顯著正相關。
(2)土壤有機質組分在0-10cm存在著不同空間異質性特征:T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DON強烈空間自相關,SOC和溶解性有機碳(DOC)中等空間自相關,POC和PON不存在空間自相關性。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所有
4、土壤有機質組分的空間自相關性增強,都呈現強空間自相關。
(3)長白山闊葉紅松林土壤微生物是以細菌為主體的群落結構,細菌生物量在0-10cm和10-20cm分別占總PLFA的74.38%和73.17%。表層土壤微生物量普遍高于下層,但是真菌/細菌和G+/G-在表層都低于下層。
(4)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空間異質性特征??偭字舅崃俊⒓毦?、放線菌和革蘭氏陽性菌表現出高度的空間自相關。革蘭氏陰性菌在0-10cm呈現中
5、等程度空間自相關,其中結構因素引起的變異占總空間變異的74.1%。
(5)土壤微生物都對羧酸類碳源的代謝活性最高,其次是氨基酸類和糖類,對胺類和聚合物類的代謝活性較低,且土壤微生物代謝活性在0-10cm普遍高于10-20cm。
(6)土壤微生物代謝活性呈現中等程度空間自相關,結構因素引起的變異在0-10cm和10-20cm分別占58.5%和62.6%;土壤微生物代謝多樣性呈現強烈的空間自相關性,結構因素引起的變異在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白山闊葉紅松林小氣候特征研究.pdf
- 積雪下長白山紅松林地土壤和凋落物層微生物活性研究.pdf
- 長白山闊葉紅松林早春植物生態(tài)功能研究.pdf
- 61458.長白山闊葉紅松林風溫濕廓線特征研究
- 闊葉紅松林演替過程中土壤微生物變化研究.pdf
- 長白山闊葉紅松林土壤呼吸變化規(guī)律及驅動機制的研究.pdf
- 長白山闊葉紅松林和楊樺林不同土壤組分碳氮相關指標及差異研究.pdf
- 擇伐對長白山闊葉紅松林結構、更新和功能的影響.pdf
- 長白山土壤中多環(huán)芳烴的分布特征.pdf
- 14422.增溫對長白山苔原土壤微生物影響的研究
- 長白山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對氮沉降的響應.pdf
- 長白山北坡闊葉紅松林樹木多樣性與穩(wěn)定性研究.pdf
- 太行山區(qū)荊條灌木土壤微生物空間分布特征.pdf
- 長白山森林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及其礦化特征研究.pdf
- 長白山紅松闊葉林不同林隙土壤性質對比研究.pdf
- 原始紅松林土壤微生物可培養(yǎng)類群動態(tài)變化.pdf
- 稻田自然免耕體系土壤微生物及有機質周轉研究.pdf
- 烏魯木齊河源區(qū)土壤微生物的時空分布特征.pdf
- 長白山紅松闊葉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對增氮減水的響應.pdf
- 川西亞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