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巴赫金是20世紀俄羅斯最重要的理論家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圍內受到爭議最多的學者之一。近年來,巴赫金研究界出現(xiàn)了走向“真正的巴赫金”的倡議,許多學者認為研究應在重視巴赫金思想的原意和其思想的整體性的基礎上展開。這種理論訴求在巴赫金的研究中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對巴赫金研究中過度闡釋以致產生誤讀的糾偏的努力,也是在巴赫金研究的基礎上相互對話、相互支持的必然要求。在巴赫金思想的研究中,存在著碎片論與整體論的紛爭,其焦點在于能否在巴赫金的思想中找到一
2、個確定的理論支點,并將其作為一切理論推演的根基。這種論爭必然會影響對其詩學理論的把握,因為巴赫金的詩學理論不是以獨立論述的形式出現(xiàn)的,它們往往需要相關的理論作為支持。 對于巴赫金的理論研究而言,既要承認其理論的多元化特征,又要在不同的理論細部中找到貫穿始終的理論線索和方法。通過間性思維建立起來的對話的邊界理論,巴赫金確立了新的人文科學整體觀和人文科學方法論,使每個人文學科的分支都作為參與現(xiàn)實的文化事件,各個理論在內在與“外位”的
3、張力作用下同相鄰的學科產生相互交流、相互對話的關系。這樣,人文科學成為生長于現(xiàn)實文化之中的生命活體,從根本上具有了發(fā)展的動力和開放的特性。在這種整體觀的照耀下,在巴赫金的理論中存在著各種理論相互參照、相互指涉的特點,而且這些特點也反映于各種理論分支之中。因此,巴赫金的理論整體,雖然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狀態(tài)和多元性的特征,但仍自成一統(tǒng)。在這個整體之中,融合了諸多理論的交集,其中既有作為社會存在的個體所肩負的應分的責任,也有在與他人的共在的基礎上
4、形成的參與理論和對話思想,還有立足于社會符號論形成的進入歷史和文化的理論橋梁。 巴赫金的詩學理論,特別是在其后期的學術著作中,從根本上承擔起人文科學的整體職責。在巴赫金的詩學觀念中,文學以獨特的意識形態(tài)的身份成為參與現(xiàn)實的文化事件。由于確立了文學的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巴赫金的詩學與其人文學科方法論具有同源性。對于巴赫金而言,“意識形態(tài)”總是處于辯證形成的過程之中,其組成部分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必須要
5、放在意識形態(tài)的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要結合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來研究文學現(xiàn)象,考察文學動態(tài)形成的生動過程。而對于巴赫金詩學總體框架的研究,需要以人文學科整體觀確立詩學理論或詩學觀念在其理論整體中的位置和意義,并把它們從其理論整體中萃取出來,從而考察其全貌。 社會學詩學、歷史詩學以及文化詩學是巴赫金詩學理論的主體構架。這三種詩學理論維度之間既有各自的理論論題和研究視域,同時又互相滲透,而且其中也存在著內在的發(fā)展邏輯。在巴赫金的詩學觀念中,文學
6、是作為獨特的意識形態(tài)存在的,而文藝學則是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一種。這一理論基礎使巴赫金的詩學理論成為具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理論整體。 社會學詩學被界定為詩學研究的基礎理論,它以一元的社會學方法面對文學動態(tài)的參與意識形態(tài)環(huán)境的特點,主要解決文學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以及文學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是如何統(tǒng)一等問題。面對這些基礎性的詩學話題,社會學詩學理論雖然不會像以對話、復調和狂歡等概念為基礎的詩學觀念那樣標新立異,但是其中卻包含了生成諸多詩學
7、理論的基本觀念。因此,社會學詩學是進入巴赫金的詩學領域首先要面對的。在社會學詩學中,巴赫金力圖建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詩學理論,即在一元的社會學基礎上理解文學的內部與外部的問題,而這一點也是許多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孜孜以求的目標。在社會學詩學的探討中,主要圍繞著理論形態(tài)、研究對象以及具體的理論實踐等問題展開。巴赫金的詩學理論將文學帶入了意識形態(tài)的領域,著眼于文學在意識形態(tài)環(huán)境中與其他意識形態(tài)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的動態(tài)的定位,反映出源于社會交往的
8、互動性的人文科學整體觀中的間性思維。同時,詩學研究植根于社會性的分析中,也為詩學研究從理論詩學向歷史詩學和文化詩學研究的拓展鋪墊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歷史詩學是巴赫金社會學詩學研究所催生出的必然的詩學研究方向。歷史學詩學是以社會學詩學為基礎形成的文學發(fā)展觀,同時又以“歷史——文學”為參照系,通過闡釋歷史與文學的復雜關系來界定文學的本質問題。巴赫金認為,在文學和詩學中,真正的理解總是歷史性的和與個人聯(lián)系的,因此作為參與現(xiàn)實的詩學理論
9、的闡發(fā)必然要深入到歷史的維度當中。歷史詩學的理論主體部分體現(xiàn)在巴赫金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對于小說的本質和發(fā)展史的問題的探討中。在這一時期,巴赫金寫了多篇論文探討歷史詩學的問題。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從巴赫金關于小說的藝術思維方式、小說史與文化史的內在關聯(lián)以及小說的體裁特征等方面把握其歷史詩學的總體面貌。在這一方面,巴赫金在歷史詩學中通過對時空體、體裁以及多語與雜語理論等理論的探討構建了文學與現(xiàn)實、歷史相溝通的途徑。 通過歷史詩
10、學建立起來的文學領域與歷史領域的諸多溝通的橋梁,詩學研究進入到文化詩學的研究領域。對于文化詩學的研究涉及到幾個方面的內容,如對特定文化的把握與定位、文學整體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特定的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品格對文學的影響以及在歷史發(fā)展中文化的發(fā)展流變對文學發(fā)展的影響等等。這些方面又往往不是孤立的,需要在統(tǒng)觀這些因素的前提下進行具體的文化詩學研究。巴赫金從不輕易給文學下定義,他不認為有純粹的文學語言和文學的環(huán)境。他以文學同意識形態(tài)的復雜關聯(lián)作為
11、理論研究的基點,認為應該從更為深廣的時空、文化中具體的探討文學的生存方式,從而使我們能過對文學有更為深刻的體認。巴赫金的文化詩學具體體現(xiàn)在對民間狂歡化文化和民間詼諧文化的文化底蘊的挖掘,以及對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同這種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上。巴赫金的文化詩學集中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的小說。在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研究中,巴赫金著重分析了小說的體裁淵源,以及這種淵源流變與文化史發(fā)展的內在關聯(lián)。而在拉伯雷的小說中,巴赫金則詳細的分析了體現(xiàn)在文
12、學作品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狂歡文化的影響下出現(xiàn)的詩學現(xiàn)象。 在分析社會學詩學、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的時候,要研究不同的詩學方向的理論論題和研究視域,更要關注它們之間的理論關聯(lián)和發(fā)展脈絡。在一部理論著作中,涉及詩學的部分往往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兼而有之,如在對體裁問題的研究中就既有對體裁發(fā)展的歷史性梳理,又有對某種特殊的文學體裁的文化根源的剖析,其中就要同時涉及到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的研究論題。而在詩學的發(fā)展脈絡上,社會學詩學、歷史詩學與
13、文化詩學也不是隨意的分散、糅合在理論論著中,而是潛含著詩學研究從基礎的理論構建向歷史、文化視域拓展的發(fā)展線索,因此具體的詩學的研究還需要從整體的詩學序位中進行界定。 對巴赫金詩學總體框架的研究,其意義在于不僅能夠厘清對于巴赫金詩學理論研究的整體認知,即將各個分支理論放置到宏觀的理論視域中進行考察,從而能夠比較全面和正確的理解其內涵與意義。而且,還能夠對當前的詩學研究提供可資借鑒的理論資源。巴赫金的詩學理論涉及基礎理論的研究,以及
14、在其基礎上的理論拓展和批評實踐,如歷史詩學、文化詩學研究以及文化批評等,這些方面都是構成巴赫金詩學理論的有機的組成部分,并且能夠互相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當前的許多理論研究,包括詩學理論,往往關注新的形式、新的風格,而缺少理論淵源的發(fā)掘。這樣就導致了一些傳統(tǒng)的有價值的理論被抹煞了現(xiàn)實的意義,而成為一種“過時的”理論。而那些新的理論由于缺乏有效的基礎理論的支持,往往只能執(zhí)其一端、漏洞百出,無法承受現(xiàn)實與歷史的考驗。研究巴赫金的總體詩學框架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長在民間的詩學:狂歡詩學——巴赫金詩學思想論綱.pdf
- 艾略特詩學理論探析
- 巴赫金詩學的雙重性思想.pdf
- 古典詩學的現(xiàn)代闡釋——朱光潛詩學理論的貢獻.pdf
- 朱光潛詩學理論研究.pdf
- 從荷馬史詩看口頭詩學理論.pdf
- 金元詩學理論研究.pdf
- 走向人類學詩學——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研究
- 怪誕軀體論——巴赫金狂歡化詩學范疇研究.pdf
- 艾略特詩學理論探析_41858.pdf
- 張問陶詩學理論研究
- 張謙宜詩學理論研究.pdf
- 陸時雍詩學理論批評研究.pdf
- 明代格調派詩學理論辨析.pdf
- 朱庭珍詩學理論研究.pdf
- 洛特曼文本詩學理論研究
- 巴赫金語言學理論述評.pdf
- 李東陽詩歌及詩學理論研究.pdf
- 實踐自我的主體論詩學——七月詩派詩學理論研究
- 顧隨詩學理論中的“調和說”.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