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最近的研究發(fā)現,單體核型(monosomal karyotype,MK)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不良預后因素,但其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中的預后價值尚存在爭議。有研究發(fā)現MK與MDS的不良預后相關,但有研究卻認為這種相關是因MK與復雜核型(complex karyotype,CK)的混雜導致。本研究旨在探索伴有
2、MK的MDS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其預后意義。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確診的具有可分析染色體核型的610例成人(≥16歲)原發(fā)性MDS患者臨床資料。連續(xù)變量比較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分類變量比較采用列聯表Chi-square檢驗。應用Kaplan-Meier,Log-rank檢驗及COX回歸模型評估影響預后的因素。
結果:
1.610例具有可分析染
3、色體核型結果的MDS患者中異常染色體核型者350例(57.4%),其中MK60例(占全部患者的9.8%及異常核型的17.1%),CK85例(占全部患者的13.9%及異常核型患者的24.3%)。60例MK患者中同時伴有CK者55例(91.7%),85例CK患者中同時伴有MK者55例(64.7%)。
2.與不伴MK患者相比,伴有MK的MDS患者年齡較大(P=0.007),外周血血小板計數較低(P=0.010),骨髓原始細胞比例較高
4、(P<0.001)。兩組患者在性別(P=0.037),伴CK比例(P<0.001),WHO2008亞型分布(P<0.001),修訂的國際預后積分系統(Revi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R)危度分組(P<0.001)及WHO分型預后積分系統(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WPSS)危度分組(P<0
5、.001)方面均有顯著差異。
3.為去除強烈治療對疾病進程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未接受強烈治療的464例患者作為生存分析的研究對象。單因素分析顯示伴有MK的患者預后明顯差于不伴有MK的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MS]8個月[95%CI,3-12個月]和83個月[95%CI,63-103個月];P<0.001)。伴有CK患者的預后也明顯差于不伴CK的患者(MS為14個月[95%CI,10-18個月]和83個
6、月[95%CI,65-101個月];P<0.001)。單因素分析還發(fā)現,年齡(P<0.001),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計數(P=0.003),骨髓原始細胞比例(P<0.001),血清鐵蛋白濃度(P=0.007),IPSS-R危度分組(P<0.001)和WPSS危度分組(P<0.001)均為影響MDS患者總生存期的預后因素。多因素分析顯示MK,而非CK,是獨立于IPSS-R和WPSS的不良預后因素(危險比[HR]分別為3.256[95%CI1.
7、517-6.988];P=0.002和2.92[95%CI1.052-8.104]; P=0.040)。在IPSS-R和WPSS較高危組(即IPSS-R和WPSS中高危和極高危組)的患者中這種趨勢更加明顯,MK(而非CK)是MDS較高?;颊擢毩⒌念A后因素(兩個積分系統中HR分別為3.94[1.97-7.89]; P<0.001和4.937[2.45-9.94]; P<0.001)。
結論:
單體核型是成人原發(fā)性骨髓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原發(fā)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細胞遺傳學異常特征及其臨床意義.pdf
- 伴1號染色體異常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及細胞遺傳學研究.pdf
- 第一部分:MLPA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染色體異常檢測中的應用研究第二部分:環(huán)孢素聯合沙利度胺治療IPSS低危-中危-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遠期療效影響因素分析.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染色體核型分析及臨床預后研究.pdf
- 伴染色體結構異常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細胞遺傳學臨床應用的研究.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細胞遺傳學特征的研究.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外周血自然殺傷細胞的變化及臨床意義.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細胞遺傳學與形態(tài)學的關系及其預后意義的研究.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細胞與分子遺傳學研究.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
- 間期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染色體異常的研究.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細胞遺傳學改變的研究與臨床應用.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骨髓細胞流式免疫表型特點及意義.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PRAME基因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Bid,Bc1-xL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染色體核型及兩種治療方案的比較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