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匯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傳感器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絡,能夠實時監(jiān)測、處理和傳輸網絡覆蓋區(qū)域內感知對象的數據信息,已經廣泛應用在軍事國防、環(huán)境監(jiān)測、物流跟蹤及生態(tài)保護等領域。數據融合技術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有效處理,不但減少了網絡的冗余信息、節(jié)省了網絡的能量、提高了數據的精確度,而且在圖像處理和制定決策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針對融合數據的竊聽、篡改及偽造,俘獲聚合節(jié)點和節(jié)點入侵等攻擊方式,給網絡帶來了許多新的安全隱患和挑戰(zhàn)。本文在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融合技術的基礎上,針對數據融合中數據的機密性、隱私保護等關鍵安全問題,著重研究了基于信任管理機制、可信數據融合、可靠數據隱私保護的安全數據融合方案,并且分析了方案的網絡性能和安全性能。論文的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61371071、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NO4132057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建設項目的支持。論文的主要工作和創(chuàng)新點如下1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傳統(tǒng)的加密技術無法有效地解決被俘獲的節(jié)點向網絡內部發(fā)起攻擊而引起的安全隱患。信任管理機制通過計算和評估傳感器節(jié)點的信任值,可以及時的識別俘獲節(jié)點和惡意節(jié)點的干擾,辨別錯誤的數據,有效的從網絡內部提高數據融合的安全性能。本文針對RDAT算法中對信任值較高節(jié)點的過度使用而造成這些節(jié)點的能量快速消耗死亡,以及IRTEDA算法中數據鏈路可靠性的下降影響了數據的可信性等不足之處,在信任管理機制的基礎上,綜合節(jié)點能量和路由鏈路可用性等因素,提出了一種節(jié)能可靠的安全數據融合算法ERTDA,能夠有效地檢測出被俘獲的節(jié)點,保障數據傳輸鏈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保障網絡內部安全的同時有效的延長了網絡生命。2信譽機制的提出很好的彌補了數據融合過程中加密算法的不足,通過對節(jié)點信譽值的判斷,可以有效的評估出傳感器節(jié)點監(jiān)測數據的可信性,剔除惡意的數據信息,提高網絡的性能。但是,當被俘獲的節(jié)點通過隱藏攻擊行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信譽值,同時不斷地產生錯誤數據來影響用戶的決策行為或者正常傳感器節(jié)點由于周圍惡劣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采集的數據離真實值產生較大的偏差,這種偏差同樣會影響融合結果的精確性。針對這些情況,本文在傳統(tǒng)無線傳感器網絡信譽系統(tǒng)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可信數據融合算法RDIF,該算法應用于分層路由體系結構中,綜合考慮了簇內傳感器節(jié)點的可信度和節(jié)點監(jiān)測的數據,通過改進的DBSCAN聚類算法,剔除掉惡意不可信的數據,并將保留的可靠數據信息在簇頭聚合節(jié)點進行融合操作,有效的提高了融合數據的安全性和精確度。3數據隱私保護的目的是保證網絡中的私密數據不被其他用戶獲得,即使網絡中節(jié)點監(jiān)測的數據被截獲,也不能使攻擊者破解出節(jié)點的重要敏感數據信息。當非法用戶對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節(jié)點的數據信息使用竊聽和數據篡改等攻擊手段時,會嚴重的威脅到網絡數據的隱私性。本文在數據切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數據融合樹層級數據切割的安全數據融合算法FTLEDA,在樹型拓撲結構的網絡中分別規(guī)定對葉子節(jié)點、子節(jié)點和簇頭節(jié)點進行不同的數據切割次數的判定方法,方案在有效地保障數據隱私性的情況下,顯著地降低了網絡的能量開銷,提高了數據融合的精確度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性能。4早期的森林火災監(jiān)測方案大部分是基于衛(wèi)星遙感技術,但是受制于衛(wèi)星遙感圖像的分辨率和精確度,其應用場景有一定的局限性。之后,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火災監(jiān)測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相比基于衛(wèi)星遙感技術的森林火災監(jiān)控方案,傳感器網絡的布控更加靈活,應用場景更加多樣。然而,由于目前基于傳感器網絡的森林火災監(jiān)測方案與用戶交互性不足,會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一定的誤判,考慮到森林火災的嚴重性,誤判往往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綜合了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節(jié)能覆蓋、節(jié)點移動、數據融合以及監(jiān)測數據可視化等關鍵技術,提出一種基于混合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森林火災監(jiān)測方案FFMP,其監(jiān)測網絡是由靜態(tài)傳感器節(jié)點組成的環(huán)境數據監(jiān)測層和由動態(tài)傳感器節(jié)點組成的數據傳輸層構成,該方案中動態(tài)節(jié)點按照節(jié)能策略進行移動,并將靜態(tài)節(jié)點監(jiān)測的數據進行有效地數據處理,以達到減少冗余數據的目的之后,再進行數據融合操作用戶對接收到的數據融合結果通過德勞內三角剖分技術進行可視化處理并能夠進行火災定位,為用戶提供預期火災發(fā)展態(tài)勢。本文給出的森林火災監(jiān)測方案FFMP主要包括以下四個設計目標火災早期監(jiān)測,建立溫度分布圖,火災定位和節(jié)約能量延長網絡壽命。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133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彈塑性接觸問題神經網絡求解技術及其應用姓名任小強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固體力學指導教師董石麟陳務軍20060101ABSTRACTTHECONTACTPROBLEMEXISTSWIDELYINMACHINE,AEROSPACE,CIVILENGINEERINGSTRUCTURES,ETCTHEDETENNINATIONOFMECONTACTAREASDEPENDSHEAVILYONTHEMATERIALPROPENIESOFIHECONTACTSURFLACE,APPLIEDLOAD,ETC,SOITISATYPICALINDETE腫INATEBOUNDARYPROBLEMGENERALLY,WHENTHECONTACTPROBLEMOCCURS,THEMATERIALHASDEVELOPEDINTOTHEPLASTICSTATE,SOTHECONTACTPROBLEMHASMEANTIMEBOTHMATERIALNONLINEAURCHARACTERSANDBOUNDARYNONLINEARCHARACTERSTHUS,THISLINDOFPROBLEMISAHI曲NONLINEARPROBLEMTHEANAL”ICMODELAJLDS01UTIONTECHNIQUEOFTHECONTACTPROBLEMAREVERYIMPORTALLTTOPICTOTHERESEARCHERSTHEITERATIONMETHODHASBEENMOSTLYUSEDOVERTHEPASTTIMEHOWEVER,SUCHMETHODSARETOOCOMPLICATEDANDDIMCULTLYTOCONVE略EINTHISPAPER,THENEURALNETWORKCOMPUTATIONALMODELBASEDONTHEPARAMETRICVARIATIONPRINCIPLEPVPISEMPLOYEDTOSOLVEELASTOPLASTICCONTACTPROBLEMSANDAPPLYFOTHEMEMBRANESTRUCTURESTHEUNI矗EDANAL”ICALMODELISESTABLISHEDFORTHESETWONONLINEARCONSTRAINTRELATIONWHICHISCONSTITUTIVEEQUATIONOFTHEELASTOPLASTICITYANDCONTACTPROBLEMBASEDONTHEPRINCIPLEOFTHEMINIMUMPOTENTIALENERGYTHENONLINEARPROBLEMCANBECHANGEDTOANONLINEAROPTIMIZATIONPROBLEMSUBJECTEDTOCONSTRAINTSINTHISP印ER,THELAGRANGENEURALNETWORKMODELISUSEDTOSOLVEELASTOPLASTICCONTACTPROBLEM,A11DTHISPROCEDUREPROVIDESANEWMETHODFORTHEREALTIMESTRUCTURALANALYSISANDTHEN啪ERICALSIMULATIONOFTHECOMPLEXNONLINEARMECHANICSPHENOMENONITISPROVEDTHATTHELAGRANGENEURALNET、ⅣORKHASMUCHBETTERCONVERGENCEC印ACITYANDSTABILITYPERF0咖ANCEINTHE如NFLELDOFINEQUALITYCONSTRAINTNOADDITIONALCOMPUTATIONSK訂LSARENEEDEDTOGETTHESTABLESOLUTIONINTHEFHLLFLELDTHECOMPUTATIONALPROCESSOFLAGRANGENEURALNETWORKMODELISMORESIMPIEANDROBUSTTHANTHATOFHOPFIEIDMODELBASEDONTHEFINITEELEMENTMETHODFEMAJLDPVP,MATLABLANGUAGEISUSEDTODEVELOPETOPRO鏟AMFORMENEURALNETWORKPROCEDUREOFTHEELASTOPLASTICCONTACTPROBLEMINMATLABDEANDSIMULINKMODULEASERIESOFEXAMPLESHAVEBEENCARRIEDOUTANDVERIFIEDSUCCESSFULLYTHERESULTSINDICATEMATTHISMETHODHASGOODPRECISION,CONVERGENCE,ANDCAJLOVERCOMEME如SSYITERATIVEPROCEDUREOFTHETRADITIONITERATIVEMETHOD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102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Q基于遺傳神經網絡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元素定量分析技術摘要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是近些年逐漸興起的一種原子發(fā)射光譜,可以檢測固體、液體、粉末、氣體等各種形式的樣品,也是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元素檢測的光譜技術。利用LIBS對分析元素濃度進行現場實時監(jiān)測的研究已備受國內外學術界以及產業(yè)界的關注。由于激光誘導產生等離子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容易受激光能量,光譜儀的觸發(fā)時間,周圍環(huán)境,實驗樣品準備,樣品的基體效應,數據采集方式等影響,繼而影響其定量化分析的精度。傳統(tǒng)的LIBS定標曲線法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定量分析的精度常受到基體效應和自吸收效應的制約。神經網絡砧州因其非線性映射能力被應用到LIBS定量分析中,研究表明ANN能減弱基體效應對定量分析的影響,從而有效地提高LIBS的檢測準確度。然而,基于誤差反向傳播BP算法的ANNBPANN收斂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解;另外,ANN的初始權值和閡值的選擇缺乏理論依據,一般都是隨機選取的,很難保證其全局性,影響定量分析的結果。本文在研究ANN結合LIBS定量分析技術、遺傳神經網絡建模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遺傳神經網絡的LIBS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利用遺傳算法GA對網絡的初始權值和閾值進行全局搜索,保證其落入全局最優(yōu)點的鄰域,然后再用BPANN對權值和閾值進行細化訓練,進一步減小誤差,使其收斂于全局最優(yōu)解或性能很好的近似最優(yōu)解,以實現元素高精度定量檢測的目的。并采用該方法成功實現了待測樣品中元素濃度的定量分析,為LIBS高精度測量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論文內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詳細回顧了激光等離子體的形成過程及光譜形成的物理原因、LIBS的研究現狀,分析了傳統(tǒng)的LIBS定量分析技術及各自適用情況。二、ANN結合LIBS元素定量分析技術研究。介紹了ANN原理、BP算法、網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59
      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DEFINEDWKS,SDN)是一種新型的網絡結構,具有控制轉發(fā)分離,集中控制等特點??刂破魇荢DN的核心,由它指導交換機對數據做出相應的處理。集中控制給SDN帶來了許多優(yōu)點,但是也會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給網絡帶來了一定的脆弱性。關于SDN安全的研究是目前的熱門課題,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DDOS)是目前網絡中常見的,也是造成危害較大的安全威脅。隨著SDN的推廣使用,SDN會成為DDOS攻擊的主要目標,另一方面SDN也會改變對DDOS的防御方法。異常檢測是處理安全威脅的常用方法,可以分為基于統(tǒng)計和基于機器學習兩大類,異常檢測算法通常包括經過數據收集,分析過濾和應用三個步驟。目前有許多將傳統(tǒng)網絡中DDOS攻擊檢測算法移植到SDN中的工作,但是直接移植的算法往往忽略了SDN的特性,使得算法的運行效率不高,或者防御方面存在疏漏。本文分析了SDN的安全性,研究了常見的DDOS攻擊方法和相關的異常檢測算法,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一種適用于SDN的基于RENYI熵的攻擊檢測算法。該算法利用了SDN集中控制的特點,使用RENYI熵作為異常檢測的特征,可以更快的收集網絡流量的特征,具有輕量和高效的特點,可以在攻擊發(fā)生的早期就及時做出響應。本文通過實驗證明了該算法的有效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59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隨著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日趨完善和物聯網技術不斷進步,大量無線傳感器網絡節(jié)點需要接入互聯網。傳統(tǒng)的IP技術不適用于資源受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NTERENGINEERINGTASKFCE,IETF組建了6LOWPANIPV6OVERLOWPOWERWIRELESSPERSONALAREAWKS工作組,旨在解決IPV6技術應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存在的問題。本文以IPV6技術和IEEE802154技術為基礎,首先深入研究6LOWPAN適配層技術,運用CONTIKI操作系統(tǒng)設計實現6LOWPAN協(xié)議棧然后,在對RPL路由IPV6ROUTINGPROTOCOLFLOWPOWERLOSSYWKS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優(yōu)化RPL路由,并進行性能分析最后,搭建6LOWPAN網絡系統(tǒng)測試平臺,測試6LOWPAN網絡性能,具體創(chuàng)新點如下第一,針對RPL路由決策僅使用單一路由度量不能滿足實際應用需求這一問題,文中利用模糊邏輯理論在路由決策中引入多種路由度量,設計實現OFFL目標函數,運用COOJA仿真軟件對模糊優(yōu)化的RPL路由性能進行仿真分析;第二,通過比較現有6LOWPAN協(xié)議棧實現途徑,選用CONTIKI操作系統(tǒng)設計適配層接口函數用以處理不同流向的數據報,并軟件編程實現6LOWPAN適配層的頭部壓縮與解壓縮等功能;第三,依據6LOWPAN網絡特點,采用CC253X系列芯片對6LOWPAN網關節(jié)點和傳感器節(jié)點進行硬件設計,實現6LOWPAN網絡在環(huán)境溫度、光度等監(jiān)測方面的應用。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94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無線傳感網絡通常部署在一定的區(qū)域完成指定監(jiān)測任務,為了滿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監(jiān)測區(qū)域傳感信息的需求,將無線傳感網絡接入互聯網是一個解決辦法。但傳統(tǒng)的IPV4地址不足以支持大量傳感節(jié)點的地址分配,基于IPV6的低速無線個域網(6LOWPAN)標準是一種適配無線傳輸標準IEEE802154和IPV6協(xié)議的技術,可使傳感節(jié)點具有獨立IPV6地址,能夠直接與IP網絡通信,利用IP網絡擴展性強的優(yōu)勢實現多種多樣應用,適合無處不在的傳感網絡。論文以6LOWPAN技術為基礎,設計了面向智慧家居應用的無線傳感網絡,將傳感網絡與基于WEB技術的互聯網應用相融合,實現家居環(huán)境的在線監(jiān)測,論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針對家居環(huán)境特點,分析涉及到的關鍵技術,提出面向智慧家居的無線傳感網絡總體設計方案,并設計滿足通用性與可擴展性的應用層通信協(xié)議;2根據應用需求,基于CONTIKI操作系統(tǒng)對傳感節(jié)點的通訊模塊與傳感器擴展模塊進行開發(fā),實現支持IPV6的終端傳感節(jié)點設計;3開發(fā)了支持IPV6的路由器端USB網卡設備驅動,對USB通信原理、網卡設備枚舉過程、遠程網絡接口協(xié)議(RNDIS)的實現、數據傳輸過程進行詳細分析;4依托實驗室物聯網支撐平臺以多傳感器數據采集為例搭建了智慧家居測試系統(tǒng),對單元模塊以及整個系統(tǒng)進行了連通性、功能性與可靠性的整體測試驗證。測試結果顯示關鍵模塊運行穩(wěn)定良好,能夠滿足未來家居環(huán)境實時監(jiān)測的需求。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69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隨著智能終端業(yè)務的日益豐富和用戶移動模式的多樣化,傳統(tǒng)的LTE網絡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高帶寬和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而小小區(qū)的引入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在網絡中部署小小區(qū),在提高整個網絡容量的同時緩解了宏基站的負載壓力,增強了LTE網絡的通信性能。但是越來越多的小小區(qū)部署使得單位面積內的小小區(qū)密度增大,整個網絡呈現出超密度狀態(tài)。這種發(fā)展趨勢也對如何優(yōu)化網絡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超密度網絡通過增加小小區(qū)數量使小區(qū)之間的距離縮短,加重了用戶在移動過程中受到的基站干擾。隨著小區(qū)數量的增多和用戶業(yè)務的多樣性發(fā)展,用戶面臨的小區(qū)選擇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同時網絡中用戶分布不均衡導致小區(qū)間負載差距較大,如何有效平衡各個小區(qū)的負載也是提高網絡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針對LTE網絡中業(yè)務特征和網絡特征,本文提出在傳統(tǒng)異構網絡中基于用戶業(yè)務的負載均衡技術,通過用戶業(yè)務需求分析,提高負載均衡過程用戶選擇目標小區(qū)的準確性,并且提出切換門限調整策略和TTT調整策略來保證用戶切換的成功率。其次,針對LTE超密度網絡中的密集型小區(qū)特性,本文運用概率論知識分析了小區(qū)組網模型、網絡覆蓋模型、用戶匹配模型。通過構建掉話率模型和小區(qū)吞吐量模型來驗證負載均衡算法的性能。并且針對超密度網絡的負載均衡問題構建了最優(yōu)化模型,提出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的小區(qū)偏移量優(yōu)化算法。該算法通過統(tǒng)計小小區(qū)和用戶的服務信息,根據小區(qū)負載的變化不斷調整小小區(qū)的偏移量,進而控制用戶接入小小區(qū)的接入概率,實現整個網絡的負載均衡,并降低了算法復雜度。本文通過搭建LTE異構網絡和超密度網絡的仿真平臺來驗證所研究算法,仿真結果表明多業(yè)務負載均衡算法和小區(qū)偏移量優(yōu)化算法都可以在保證用戶服務質量的同時達到系統(tǒng)負載均衡,進而有效減少網絡中的掉話用戶數,提高網絡容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85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隨著寬帶業(yè)務的大規(guī)模拓展和各種新業(yè)務的不斷涌現,用戶對網絡接入帶寬的需求迅猛增長。無源光網絡PON作為最有發(fā)展前景的寬帶接入網技術很好地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寬帶需求。為滿足高速率業(yè)務應用需求,降低網絡運營商的運維成本,需對光接入網實施有效的在線監(jiān)測,以保證基于PON的光接入網系統(tǒng)快速、穩(wěn)定、可靠運行。本文圍繞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中方案設計、系統(tǒng)性能評估、鏈路狀態(tài)識別算法等相關關鍵問題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從如下五個方面進行展開。首先,概述了光網絡監(jiān)測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分析了光網絡監(jiān)測管理現狀與當前各類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總結歸納了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中的技術途徑與方法以及10種衡量PON監(jiān)測技術性能的主要技術要求。其次,分析了實測得到的不同網絡結構中光時域反射儀OTDR的跡線特征,分別討論了基于參考反射峰、可調OTDR以及嵌入式OTDR的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OTDR跡線相似度分析方法,建立了故障模擬跡線及合成跡線分析模型,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該方法有效解決了基于OTDR參考反射峰分析法在含等距離鏈路故障的PON系統(tǒng)中失效的問題。再次,研究基于遠端編碼型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提出并分析了基于波導光柵編碼器的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建立了端口波長輸出、網絡監(jiān)測容量、系統(tǒng)性能評估等分析模型,討論了鏈路傳輸損傷、信噪比與用戶的關系,模擬仿真結果論證了技術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并研制了基于光纖布拉格光柵FBG級聯編碼器的PON鏈路監(jiān)測實驗系統(tǒng),實驗驗證了遠端編碼型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的可行性。針對遠端編碼型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提出了配套的鏈路狀態(tài)識別算法,并對鏈路狀態(tài)識別算法的誤判率進行了評估。然后,首先提出了多用戶遠端編碼型PON鏈路監(jiān)測系統(tǒng)方案。接著,提出并研制了32用戶遠端編碼型PON鏈路監(jiān)測系統(tǒng),解決了FBG中心反射波長與光源波長一致性、光源模塊脈沖功率快速測試、32用戶遠端編碼器各端口功率輸出均衡等問題。研制出具有6波長分布反饋激光二極管DFBLD并行同步光源、微弱光信號并行接收的測試端機。然后,提出了該系統(tǒng)數據特征提取方法,分別從Λ1Λ5通道的原始數據中提取到完整的單周期信號提出在固定長度內隨機截取方法,獲取Λ6通道對應數據。提出了相關鏈路狀態(tài)識別算法,實現了對端機系統(tǒng)數據的處理。最后,開展了32用戶遠端編碼型PON鏈路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驗測試。最后,研究基于終端編碼型的PON鏈路監(jiān)測技術。首先簡明地分析了周期編碼技術存在的局限性。接著提出了基于非對稱型反射環(huán)的監(jiān)測技術,給出了非對稱型反射環(huán)的具體結構設計,對相關距離和多用戶干擾概率等性能指標進行了分析計算,并與周期監(jiān)測技術做出了比較,且通過實驗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其次,提出了基于法布里珀羅激光二極FPLD自注入鎖定的監(jiān)測技術方案,給出了一種簡單實現自注入鎖定的方法,并通過實驗進行了測試和驗證。再次,提出了基于輪詢自匹配的監(jiān)測技術,完成了時域關系分析和誤判率分析,并進行了實驗驗證。最后,對基于非對稱型反射環(huán)、基于FPLD自注入鎖定及基于輪詢自匹配等三種監(jiān)測技術做出了比較。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143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木桶效應的最短板。論文以造成安全威脅的漏洞為研究對象,從安全威脅的本質中找出檢測方法,并研究出相應的漏洞掃描平臺,論文還提出了攻擊圖的檢測方式來檢測未知的網絡攻擊行為。漏洞掃描平臺以較高的漏掃準確率為目標,論文中主要將漏洞分為系統(tǒng)漏洞、應用漏洞、協(xié)議漏洞幾個方面在漏洞掃描的方法中,著重對造成漏洞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了漏洞掃描的準確性。論文提出的攻擊圖檢測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通過對目標環(huán)境的攻擊行為進行分析,由于攻擊行為具有多步性和隱藏性,但是每個步驟之間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論文中構建了攻擊意圖的概率檢測模型,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對未知漏洞的檢測。論文設計了漏洞掃描平臺和未知安全隱患檢測方法,使得目標環(huán)境的安全系數增高,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40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語義解析旨在將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映射為一個完整的、計算機可執(zhí)行的形式化意義表示。它是自然語言處理的核心研究領域,也是實現各種智能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如面向知識庫的自動問答、機器人動作控制等。英文上的語義解析研究經歷了較長的歷史,各種經典的語義解析方法已經被相繼提出。特別地,隨著神經網絡的發(fā)展,基于LSTM神經網絡的語義解析方法已經成為新的研究趨勢。由于中文相比英文來說更加復雜,而且缺少針對中文語義解析的公開數據集,所以目前針對中文語義解析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以面向知識庫的自動問答作為應用場景,改進了現有的基于LSTMENCODERDECODER的英文語義解析模型,并將其應用在中文語義解析任務上。本文主要的工作包括1針對中文表達方式多樣、語法靈活的特點,本文在現有的LSTMENCODERDECODER語義解析模型中引入了自然語言的句法結構。本文在現有的ENCODER中引入樹形LSTM神經網絡,并根據自然語言的句法樹對其進行編碼,減少中文表達方式多樣性帶來的影響。2本文改進了DECODER的解析過程,改進的DECODER可以利用知識庫提高語義解析的準確率,使得語義解析結果能夠直接應用到面向知識庫的自動問答場景中。3構造了一個中文語義解析數據集,彌補了中文自然語言語義解析缺少公開數據集的問題。其中,該數據集由自然語言句子和每個句子對應的意義表示組成,自然語言的意義表示使用LAMBDA演算描述。4實現了本文改進的語義解析模型,并在本文構建的中文語義解析數據集上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進模型,在前述的中文數據集上取得了更好的準確率。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62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移動通信技術發(fā)展至今,經歷了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發(fā)展階段。除了第一代窄帶模擬通信已經被淘汰退網之外,2G到4G的網絡都分配有相應的頻率。國內的頻率分配,2G網絡主要在800MHZ和900MHZ范圍,3G在2000MHZ上下而4G更高。根據自由空間損耗公式,在距離一定的情況下損耗隨頻率的增高而增大。而隨著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從2G到34G的演進為必然趨勢,2G的頻譜資源會逐步閑置。在目前2G還不能徹底退出之前,如何將現有2G覆蓋能力更佳的低頻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頻譜重耕就成了一個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引入了WCDMAUMTS900MHZ(簡稱U900)網絡技術的研究,通過頻譜重耕,使部分原GSM900M(簡稱G900)頻點用于UMTS網絡。兩套網絡共存于同一個頻段,如何進行頻譜規(guī)劃和盡可能的減少干擾就成了本文重點研究的課題。本文的研究工作從U900的技術特點入手,從900M的頻率規(guī)劃和干擾成因,引入了U900網絡部署原則的討論和GU900的頻譜重耕方案的建議?;谖鍌€典型的的實際場景,對建設方案進行具體分析,從可行性和經濟性方面得出適合部署U900網絡的場景U900宜選取話務量不大的合適地形連片建設,使緩沖區(qū)處于合適大小。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了安徽省的U900部署規(guī)劃,用實例驗證了以上規(guī)劃的可行性和實效性。結尾部分是本篇文章的結論,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展望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71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的發(fā)展,客戶需求的多樣化,迫使企業(yè)不斷對產品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加劇了企業(yè)間的競爭。但由于產品設計知識不斷的積累,設計人員面對海量的產品設計知識,很難快速的找尋到需要的設計知識,導致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難度增加。因此,在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中,如何快速、全面的獲取設計需要的設計知識,使知識協(xié)同共享,以及面對設計主體流失時,設計知識網絡魯棒性分析,減少設計人員搜索知識的時間,提高設計知識的效率,加快新的產品推出,加強企業(yè)的競爭力,實現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對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知識網絡研究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本文對面向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知識網絡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以產品設計知識為節(jié)點,知識節(jié)點與知識節(jié)點之間的映射關系組成知識網絡,分別對知識網絡中知識驅動、協(xié)同共享、魯棒性等研究,以實現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闡述了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各個階段的任務,描述知識網絡定義和知識網絡的研究發(fā)展的層次特點,同時給出各學科對于知識的不同研究形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面向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知識網絡框架,并分析了框架中各層的主要內容。2)基于本體的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知識驅動研究。通過對產品設計中的概念設計進行分析,將用戶意圖設計概念引入到功能、行為、結構中,根據知識多對多映射關系,構建知識網絡結構,提出了基于本體的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知識驅動建模方法,并對知識網絡節(jié)點的度、集聚系數和效率等的分析,挖掘網絡拓撲結構特點,評價知識節(jié)點重要度,構建設計知識驅動模型,給出知識驅動建模流程。3)研究了面向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知識協(xié)同共享方法。通過對現代產品設計模式分析,運用知識流的方法表示產品設計過程知識的流動,對知識協(xié)同共享博弈進行分析,歸納了產品設計分類,用本體語言對產品設計知識進行表示,構建協(xié)同共享模型,以實現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中的知識協(xié)同共享。4)基于加權超網絡的知識網絡魯棒性研究。通過對產品設計知識網絡結構分析,構建三種知識子網絡,各知識網絡之間相互聯系構成知識超網絡。用單個知識節(jié)點移除方法,對產品設計中知識主體主動流失與隨機流失進行魯棒性分析,構建知識網絡魯棒性模型,通過網絡效率和網絡介數判斷知識網絡的穩(wěn)定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67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連年來微波通訊系統(tǒng)快速成長,相應的也敦促了對于微波寬頻帶、大功率和高效率的微波功率合成器的研發(fā)。本文重點闡述了微波功率合成放大器的匹配網絡結構,及其核心組成部分。首先功率分配合成器通過將一路微波電磁信號的能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時分配給兩路或是多路微波功率輸出,當然通常的功率分配比例都是等比的。然后將這多路的分配傳輸下來的信號在每一支路分別經過功率放大器放大,再對同樣的功率分配電路對稱使用,讓每一支路放大后的微波功率輸出到一個合成的支路上輸出,則此時由一路輸入的微波功率相當于經過了多路放大器的級聯的放大。然而最巧妙的是這種多路放大合成的功率放大方式,避開了每一個單獨微波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的上限要求,而使疊加的功率通過無源傳輸線輸出,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微波通信系統(tǒng)中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接著,本文介紹了電磁波在徑向傳輸線中存在的形式和特征,為本文分析和討論徑向波導功率分配合成器提供了理論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介紹了徑向波導功率分配器的設計理論和仿真過程,探討了降低合成電路損耗,提高合成效率和帶寬的方法。隨后,本文研究和生產了運行在2GHZ62GHZ的5路徑向功率分配器,輸入與輸出回波消耗各自小于163DB和102DB插入損耗在74DB78DB之間。再又用同樣的方式仿真和生產運行在了2GHZ62GHZ頻率范圍內的12路功率合成器,輸入與輸出回波消耗各自小于148DB和93DB插入消耗在104DB111DB之間。然后本文在第四章,按照功率合成放大器的理論構造和生產了一個工作在20GHZ62GHZ的輸出功率大于60W的功率合成器。測試成效顯示,該合成器的飽和輸出功率大于478DBM,在頻點25GHZ和35GHZ處為最高功率輸出達到了493DBM,頻率范圍內增益大于48DB增益平坦度在3DB之內,輸入駐波比小于15。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 70
      1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變頻器驅動交流電動機的運行,主要進行轉速控制,調節(jié)輸出電壓、電流以及改變輸出頻率,是一種節(jié)能效果較好的電力電子裝置。變頻器的核心體現在逆變環(huán)節(jié),即將給定的直流電輸入變?yōu)榭烧{的交流電輸出,逆變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大量諧波的產生,對電動機負載影響極其惡劣,很難實現穩(wěn)定運行。特定消諧技術能夠有效地消除指定次諧波,對于未消除的高次諧波,電路中加入適當的濾波器即可有效地濾除,因此提高了輸出電壓電流的質量。以此技術為基本原理設計出來的特定消諧式變頻器輸出電流波形接近正弦波,交流電動機的運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首先通過對特定消諧技術基本原理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利用傅立葉級數變換對三相電壓型逆變器輸出的電壓波形建立消諧數學模型。該數學模型為輸出基波電壓及各次諧波電壓與開關角之間的非線性超越方程組。傳統(tǒng)的牛頓迭代算法可以實現開關角的求解,但對初值要求比較苛刻,而且求解過程中需要反復迭代,計算上花費時間相對較長,工業(yè)應用上,只能采用離線求解開關角,通過查表的方法產生PWM控制信號,這種方法的缺點是需要大規(guī)模的存儲器,而且這種分梯度的離散控制數據使得控制精度受到影響。尋找一種能夠快速求解開關角,以便于實現在線求解的方法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將BP算法應用于特定消諧技術中,該算法利用訓練成熟的BP神經網絡求解開關角,求解過程中只需要求解一次方程就可求得所需的開關角,大大的提高了求解速度。其次,對雙極性下的特定消諧模型進行仿真分析,利用牛頓迭代算法、基本BP算法、思維進化算法優(yōu)化BP算法、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BP算法求解開關角,觀察其開關角隨調制度變化曲線,比較其相電壓諧波畸變率大小,通過比較兩種優(yōu)化BP網絡方法對網絡的收斂速度以及求解結果精度的分析,最終確定了使用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BP神經網絡的方法。該算法在求解開關角時不僅BP網絡的收斂速度更快,而且求解的結果更加精確,對其進行頻譜分析,觀察不同開關角、調制度下諧波抑制情況,結果表明在特定消諧技術中使用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BP算法是切實可行的。再次,設計了變壓變頻同步控制的特定消諧式變頻器,分為功率電路和控制電路兩部分。其中控制電路使用了TMS320F28335DSP,其主要要功能是在線求解特定消諧技術開關角,產生PWM控制信號,AD信號采集轉換。功率電路逆變部分采用的是三相電壓型電路,逆變電路主體中應用了DIPIPM(智能功率模塊),實現了變頻器的逆變環(huán)節(jié)。最后,通過對變頻器硬件電路的調試,完成了對實驗電路輸出電壓波形的檢測分析,驗證了運用BP算法求解特定消諧技術開關角的正確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90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迅速普及和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基于位置服務(LOCATIONBASEDSERVICES,LBS)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谖恢梅站C合了定位、移動通訊、地理信息等多種技術,移動用戶通過LBS可以獲得各種位置服務,例如導航、簽到、交友和搜索附近的加油站等。雖然LBS能夠給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便利,但是也存在泄漏用戶隱私信息的隱患。移動端在向LBS服務器請求位置服務時,會將自身的位置坐標通過移動網絡發(fā)送給LBS服務器,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位置信息會面臨被泄露的風險。因此在基于位置服務中,一方面需要保證LBS的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又需要確保用戶的隱私不會被泄露。本文主要是對LBS隱私保護中的虛擬位置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以往的虛擬位置方法生成的虛擬位置是隨機的,攻擊者利用背景知識可以很輕易的排除一些虛擬位置,降低了匿名的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對虛擬位置方法進行改進。不再采用隨機的方法來生成虛擬位置,而是計算地圖中每個位置的查詢概率,查詢概率表示在該區(qū)域用戶會發(fā)出LBS服務請求的概率,利用每個位置的查詢概率來挑選虛擬位置,使得攻擊者不能再通過背景知識來排除虛擬位置。(2)在基于查詢概率的匿名算法基礎之上,本文將匿名區(qū)域面積引入到算法中,進一步提高匿名的效果。算法執(zhí)行時,在利用查詢概率挑選K1個虛擬位置后,還會考慮形成的匿名區(qū)域面積的大小。只有匿名區(qū)域面積足夠大的虛擬位置集合,才會實現更好的匿名效果,這樣的虛擬位置集合才是滿足我們匿名需要的結果。(3)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可能對隱私保護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即用戶的隱私保護程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需求變化的。為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在算法設計時,用戶可以自行決定匿名度K的值,并決定一個最小匿名區(qū)域面積。通過這樣的設定,用戶就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決定不同的匿名程度。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48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