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水資源水資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國水資源的現狀;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國水資源的現狀;2、學會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學會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3、了解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了解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4、讓學生了解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讓學生了解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的意識。教學用具教學用具多媒體多媒體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課時教學課時1課時課時一、導入一、導入由節(jié)水公益廣告引入新課,針對學生做節(jié)水習慣調查,抓住契由節(jié)水公益廣告引入新課,針對學生做節(jié)水習慣調查,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水資源的興趣,并板書課題機,激發(fā)學生學習水資源的興趣,并板書課題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水資源水資源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學習目標,做的有的放矢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學習目標,做的有的放矢1、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國水資源的現狀;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國水資源的現狀;2、學會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學會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3、了解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了解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4、讓學生了解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讓學生了解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的意識。二、學習第一主題知概況二、學習第一主題知概況出示自學指導一閱讀課本出示自學指導一閱讀課本P75P75、P76P76頁內容回答下列問題頁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水是生命之源,它為我們提供了、水是生命之源,它為我們提供了和。2、地球上的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地球上的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3、目前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目前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水和水和水。水。4、我國水資源的總量、我國水資源的總量,人均占有量,人均占有量。5、21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資源問題是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資源問題是。學生自學后回答,教師結合課本學生自學后回答,教師結合課本P75P75頁圖頁圖316316,幫助學生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幫助學生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三、學習第二主題談分布三、學習第二主題談分布出示自學指導二閱讀課本出示自學指導二閱讀課本P77P77、P78P78、P79P79頁課文及地圖,回答問題頁課文及地圖,回答問題1、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季節(jié))分布特點。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季節(jié))分布特點。屏幕顯示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降水量變化柱狀圖,引導學生總結水資源的屏幕顯示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降水量變化柱狀圖,引導學生總結水資源的CC夏秋多,冬春少;夏秋多,冬春少;DD各年之間變化少。各年之間變化少。2、我國使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我國使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AA深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BB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CC高山、冰川融水;高山、冰川融水;DD海水的淡化處理。海水的淡化處理。3、關于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關于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我國受來源于北冰洋冬季風影響;我國受來源于北冰洋冬季風影響;BB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較均衡;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較均衡;CC我國水資源的季節(jié)變化是秋季多、春季少;我國水資源的季節(jié)變化是秋季多、春季少;DD我國水資源的季節(jié)變化是夏秋多、我國水資源的季節(jié)變化是夏秋多、冬春少;冬春少;4、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是(、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是()AA植樹造林植樹造林BB跨流域調水跨流域調水CC修建水庫修建水庫DD建防洪大堤建防洪大堤5、下列說法,不利于節(jié)水的是(、下列說法,不利于節(jié)水的是()AA自流灌溉自流灌溉BB噴灌噴灌CC滴灌滴灌D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生活用水,一水多用。6、南水北調工程的哪一條路線經過河南鄭州(、南水北調工程的哪一條路線經過河南鄭州()AA東路東路BB中線中線CC西路西路DD南路南路過渡對課堂練習進行總結,并告知學生我們不僅要自己學會節(jié)約水資源,還要過渡對課堂練習進行總結,并告知學生我們不僅要自己學會節(jié)約水資源,還要學會向身邊的人做節(jié)水宣傳。學會向身邊的人做節(jié)水宣傳。出示視頻材料節(jié)水宣傳廣告,讓學生了解“世界水日”的相關知識。出示視頻材料節(jié)水宣傳廣告,讓學生了解“世界水日”的相關知識。六、課堂小結六、課堂小結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只要每個人節(jié)約一滴水,滴水就可以匯成江河。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只要每個人節(jié)約一滴水,滴水就可以匯成江河。七、七、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知概況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知概況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空間分布空間分布南多北少南多北少談分布談分布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水資源水資源時間分布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夏秋多,冬春少浪費浪費節(jié)約水資源節(jié)約水資源論保護論保護污染污染保護水源保護水源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較好地體現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做到了學生為這節(jié)課較好地體現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做到了學生為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4
大小: 0.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節(jié)地勢和地形1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總結出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記住位于階梯分界線的山脈名稱。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能力。組織學生討論地勢特征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使學生初步掌握評價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使學生理解山脈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圖上熟悉我國不同走向的山脈,理解山脈在我國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過讀地形圖總結我國地形多種多樣的特點。分析不同地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初步樹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觀念。3通過閱讀統(tǒng)計圖表,總結出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的地形特征。討論山區(qū)開發(fā)、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條件,了解山區(qū)常見的自然災害以及這些災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的基本地理觀念?!菊n時安排】【課時安排】建議本節(jié)安排2~3課時?!疽胄抡n】【引入新課】1過渡引入復習上一章所學習的有關中國的人口、民族等知識,進行過渡我們中國人生活在怎樣的一個自然環(huán)境之中呢這樣的新課引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把人類和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初步的交代。2設問引入根據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有關地勢和地形的知識,向學生提問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地形區(qū)嗎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你知道哪些高原、平原、山脈、盆地、丘陵的名稱這樣的引入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學情景,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聯(lián)系實際引入從學生所在的地形區(qū)講起,如果學生不知道名稱,可以先從地形的特征引入,從學生可以看到的地形景觀說起。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入新課使學生有親切感,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日常事物的觀察能力。4圖片、視頻引入課前準備我國不同地形區(qū)的圖片資料,或者我國各地形區(qū)的視頻短片,先讓學生對地形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也通過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镜貏莩孰A梯狀分布】【地勢呈階梯狀分布】1帶領學生讀分層設色中國地形圖,明確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根據顏色的分布總結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點。2進一步觀察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的顏色的分布,推測中國地勢是否有可能呈階梯狀分布。復習有關地形剖面圖知識的基礎上,讀我國沿北緯32地形剖面圖,證實剛才的去,嘗試多分析練習中所沒有的山脈界線,教師也可補充一些人文地理的界線。4不同種類的地形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本節(jié)的學習重點之一,教師可以分三步進行教學。首先通過第25頁的四幅景觀圖,配合黃土高原的窯洞、內蒙古高原的畜牧業(yè)、青藏高原的牦牛和云貴高原的梯田,說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對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以及人類是如何巧妙利用和改造自然條件的。第二步針對教科書第24頁的4幅景觀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這些地形種類的特點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最后帶領學生閱讀第26頁的閱讀材料,并提出問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地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是越來越大了還是越來越小了對于教學條件較好的地區(qū),也可以布置學生圍繞“地形對人們的影響”這個專題,課下去搜集材料,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發(fā)言和交流,針對人類和地表形態(tài)的關系進行討論。總之,在這段教學中,過程和結論同樣重要,應該讓學生體會探求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僅僅記住零散的知識?!旧絽^(qū)面積廣大】【山區(qū)面積廣大】1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地形是多種多樣的,你們知道各種地形分別占我國領土總面積的多少呢哪種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2完成第29頁活動的第一項,在繪制餅狀圖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先計算出所對應的圓心角,再將相應的份額標注在圖上,最后涂上顏色并添加圖例和注記。3向學生介紹山區(qū)所包括的范圍,并得出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的結論。4討論山區(qū)開發(fā)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結合第30頁活動的第2項,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討論有利條件,另一組研究不利條件,在組內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發(fā)言,相互補充,鼓勵不同意見的相互爭論。5完成第30頁的活動第3題,這項活動應在學生充分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地處山區(qū)的學校應盡量聯(lián)系實際,探討解決本地經濟發(fā)展的方法和途徑;平原地區(qū)的學??梢哉归_如何幫助山區(qū)脫貧致富的討論,研究平原和山區(qū)經濟的互補性等問題。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研究、討論。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27
大小: 0.19(MB)
子文件數:
-
簡介: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2課時課時【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會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特點。2、學會分析影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因素。【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影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因素【學法指導學法指導】自主預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質疑點評【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只要跟著河流走,就能夠發(fā)現大海)1、找出什么是等降水量線2、通常用圖來表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在同一條等降水量線上,各點的降水量。3、一般來說,赤道地區(qū)降水,兩級地區(qū)降水;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西岸和內部降水;在溫帶,地區(qū)降水較多,地區(qū)降水較少;在山地,一般坡降水多,坡降水少。4、通常情況下,降水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5、被稱為地球“雨極”的是________________。【探究活動探究活動】讀圖49,分析(1)赤道附近地區(qū)的年降水量大約在多少毫米以上兩極附近呢兩地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2)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與大陸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別(3)在中緯度地帶,亞歐大陸沿海地區(qū)與內陸地區(qū)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別【當堂測驗當堂測驗】1、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表現最明顯的是()A、高緯度地區(qū)B、中緯度地區(qū)C、低緯度地區(qū)D、全球一樣2、下列地區(qū)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A、亞洲西部B、赤道地區(qū)C、亞洲東部D、撒哈拉沙漠3、世界年降水量由赤道向兩極的變化總趨勢是()A、逐漸減少B、逐漸增多C、先減少后增多D、先增多后減少4、有關降水量的敘述,正確的是()A、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B、沿海地區(qū)的降水量一定比內陸地區(qū)多C、世界上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是太平洋沿岸地區(qū)D、世界降水量最貧乏的地區(qū)是亞歐大陸內部5、我國東南沿海的降水比西北內陸多,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因素B、人為因素C、地形D、海陸因素6、關于地形因素對降水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A、迎風坡氣流被抬升,降水多B、迎風坡氣流被抬升,降水少C、背風坡氣流被抬升,降水少D、背風坡氣流下沉,降水多7、下列降水分布特點的形成,主要受緯度因素影響的是()A、我國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B、臺灣山脈西側降水少,東側降水多C、赤道地區(qū)多雨,極地附近少雨D、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降水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8、了解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需要閱讀()A、降水量柱狀圖B、降水量曲線圖C、等降水量線圖D、降水量餅狀圖【我的收獲我的收獲】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2
大?。?0.1(MB)
子文件數:
-
簡介:河底中學河底中學七年級年級地理地理導學案導學案主備人劉靜琳主備人劉靜琳教研組長簽字教研組長簽字授課時授課時間間月日課型課型課題課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兩大特點教師復教師復備欄備欄或學生或學生筆記欄筆記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地球自轉及影響?!緦W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難點】1地球自轉的基本特點及所產生的地理現象。一、一、自主練習自主練習1地球自轉地球公轉繞什么轉動方向周期產生現象2地球公轉軌道形狀是()公轉是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成()傾角,而且北極總是()附近。3(1)地球自轉繞著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所以太陽東升西落。假如自轉方向發(fā)生改變則會出現太陽升落。地球自轉的周期是即小時。(2)地球由于不透明,被太陽照射的半球叫半球,沒有被太陽照射的半球叫半球。三、交流展示討論1)看圖后討論,假如地球不自轉,太陽光照在地球表面會出現什么現象我們?yōu)槭裁锤杏X不到地球在轉動當北京市正午時,美國紐約是白天還是夜晚2)看圖午夜、正午、早上、黃昏圖,判斷,討論書上問題。(先思考,再交流)四、鞏固提升四、鞏固提升一位宇航員驕傲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已經繞地球轉了25圈了?!彼职中χ卮稹拔冶饶愀瞬黄穑乙呀浝@比地球更大的太陽轉了66圈了,還準備再轉二三十圈呢”(1)你認為宇航員的爸爸說的話是真的嗎為什么(2)你知道宇航員爸爸的年齡嗎理由是什么五自我檢測五自我檢測一、選擇題1晝夜交替的周期是()A、12小時B、24小時C、1年D、36小時2我們每天看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象是因為()A、太陽和星星都繞著地球轉B、地球繞太陽自西向東運動C、地球自東向西自轉D、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3在同緯度的地區(qū),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偏西的地點(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時刻晚D時刻相同4地球自轉的現象是A四季的變化B晝夜長短的變化C晝夜交替D五帶的劃分【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比較分析二分二至時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說明四季的變化。2知道五帶的界限及其地理意義?!緦W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難點1公轉與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關系。2五帶劃分依據及地理意義。一師生共同演示地球公轉過程,結合課本“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其軌道像什么形狀2地球公轉時,是直著身子,還是斜著身子3地球公轉時,地軸指示的方向有沒有發(fā)生變化二自主練習二自主練習自主學習課本,“地球上的五帶”圖,完成下列問題。1熱帶與溫帶的界限是線,即(N和S)2溫帶與寒帶的界限是圈,即(N和S)名稱日期太陽光直射的緯度日期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北半球季節(jié)南半球季節(ji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的地點是()A、??冢?0N)B、杭州(30N)C、昆明(25N)D、北京(40N)2澳大利亞中學生放暑假,正是我國的中學生A、放暑假B、五一節(jié)放假C、國慶節(jié)放假D、放寒假3下列四天中,天安門廣場升旗最早的是()A、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5
大小: 0.15(MB)
子文件數:
-
簡介:4141旅游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旅游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一、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學生能依據自學獲取的知識,對老師所給實例進行分析并說明旅游開發(fā)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的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2學生能結合實例從不同角色出發(fā)提出旅游開發(fā)過程中可實施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3通過案例分析,認同環(huán)境保護對旅游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二、學習重點和難點二、學習重點和難點學習重點能結合實例說出旅游與景區(qū)開發(fā)建設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難點結合實例說出旅游開發(fā)過程中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三、本節(jié)知識要點三、本節(jié)知識要點(一)、旅游對環(huán)境的促進作用1旅游環(huán)境質量是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生命線1旅游環(huán)境的概念旅游者的活動空間,以及影響旅游活動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總稱。2環(huán)境是旅游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3環(huán)境質量影響旅游者的滿意度。4旅游環(huán)境決定旅游地形象和旅游競爭力。2旅游對環(huán)境的促進作用1保護自然景區(qū)和歷史古跡①有助于增強環(huán)境意識。②所獲得的資金又可以更好地保護自然景區(qū)、歷史古跡。2提高環(huán)境質量旅游開發(fā)的過程也是環(huán)境美化和凈化的過程。3改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二)、旅游活動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1旅游環(huán)境問題12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3損毀文物古跡。4擾亂社會秩序。2圖解旅游活動中環(huán)境問題的產生五、探究學習五、探究學習旅游開發(fā)中環(huán)境問題的成因和危害分別是什么六、課堂演練六、課堂演練“紅色旅游”是黨和國家為了促進革命老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所采取的重要舉措。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簡述井岡山旅游區(qū)的自然地理特征。2列舉江西省的紅色旅游景點。至少兩個3評價井岡山地區(qū)發(fā)展“紅色旅游”的有利條件及重要意義。4該地區(qū)發(fā)展“紅色旅游”對環(huán)境有何促進作用七、拓廣應用七、拓廣應用云霧山為亞熱帶丘陵地區(qū)一座佛教名山,山清水秀,云霧繚繞,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下圖為其景區(qū)示意圖,讀圖分析回答問題。1景區(qū)管理處欲在A處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館,突出山林地區(qū)的飲食特色。說明你對此的意見及理由。2景區(qū)管理處欲在云峰主要景點上即B、C兩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說明你對此的意見及理由。3由于霧峰景區(qū)交通不便,又有D、E間的一段危險的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區(qū)管理處規(guī)劃了一條A、F間的盤山公路,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樹。說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4
大?。?0.33(MB)
子文件數:
-
簡介: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學目標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種的故鄉(xiāng)。2、理解單一產品經濟形成的原因。重點和難點1、在地圖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圍,讀圖了解該地區(qū)的地理位置的特點。2、利用各方面的資料綜合評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對世界經濟發(fā)展影響較的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的情況。3、在收集、運用資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過程中,學會尊重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和傳統(tǒng)。教學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自制課件教學設計本節(jié)課力求讓學生對所學的區(qū)域有較強的親近感,盡量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主動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課時安排2課時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剛果盆地,說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點。學生填圖在板圖中填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剛果盆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教師提示參照圖612“非洲的氣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氣候分布有什么特點學生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半球對稱分布。提問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自然景觀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別給出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的景觀圖從景觀圖中可觀察出當地氣候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討論學生熱帶雨林氣候中年高溫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熱帶草原氣候分為明顯的干季和濕季,因而草在濕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廣布。承轉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積的熱帶草原分布,而且,我們從熱帶草原的景觀圖中看到,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和我們的新朋友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個學習小組的同學上課前已經收集了一些關于非洲熱帶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動物的資料,下面請他們?yōu)槲覀兇蠹医榻B一下。如果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有困難,可由教師將事先收集的資料,上課前請某一學習小組的同學先熟悉準備,上課時,先介紹大家。學生分別介紹斑馬、角馬、長頸鹿、獅子等野生動物。提問大家不難發(fā)現大部分生活在熱帶草原的野生動物都善于奔跑。請大家討論一下,野生動物的特點與他們生活的環(huán)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7
大小: 0.12(MB)
子文件數:
-
簡介:82認識亞洲認識亞洲人口和經濟發(fā)展人口和經濟發(fā)展【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認定目標,我會走向成功1說明亞洲的人口分布、民族、政區(qū)等人文地理知識及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2了解和掌握亞洲經濟發(fā)展的差異性和形成原因?!局攸c難點】【重點難點】1人文地理知識及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2亞洲經濟發(fā)展的差異性。【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認真讀課文、讀地圖,我能完成知識梳理來源學。科。網Z。X。X。K一、亞洲的人口1、現狀①亞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在亞洲有個,分別是、、、、、。2、亞洲的人口稠密區(qū)是,這里自然條件,人口稀疏區(qū)是,這里自然條件。3、亞洲是人種的故鄉(xiāng),主要居住在、、,白色人種分部在和地區(qū)。4、亞洲生活著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超過10億。二、亞洲的經濟1、亞洲各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除為發(fā)達國家外,其余均屬于發(fā)展中國家。來源學科網ZXXK2、歷史上,亞洲絕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后的原因有、、、。3、20世紀70年代以來,亞洲依靠國內外有利條件迅速發(fā)展起來的國家有、、、、?!竞献鳌竞献鲗W習】學習】一、討論亞洲人口數量,人口增長,會帶來、、、等一系列問題。二、我國現在仍處在發(fā)展中國家行列,請為我國如何躋身世界發(fā)達國家行列獻計獻策來源學科網ZXXK【展示提升】【展示提升】小組選代表發(fā)表見解【當堂達標】當堂達標】(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做出來)1、計算巴基斯坦及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國家日本巴基斯坦蒙古澳大利亞面積(萬/平方千米)3787961566768CD課中表現優(yōu)()良()合格()還需努力()作業(yè)情況優(yōu)()良()合格()還需努力()完成作品優(yōu)()良()合格()還需努力()檢測情況優(yōu)()良()合格()還需努力()課后鞏固優(yōu)()良()合格()還需努力()來源ZXX綜合等級優(yōu)()良()合格()還需努力()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3
大?。?0.18(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八章第八章西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區(qū)域特征區(qū)域特征教學目標1閱讀西北地區(qū)圖說出西北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描述西北地區(qū)的主要地形類型及分布,并簡單評價西北地區(qū)地理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等方面的影響。2通過資料和民族分布圖的閱讀、分析,能夠說出西北地區(qū)民族眾多及主要少數民族分布。3學生通過繪畫西北地區(qū)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分布圖,繪圖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教學重點1西北地區(qū)的位置、范圍。西北地區(qū)的主要地形及分布。2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關系。教學難點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關系。主要教法啟發(fā)式講授教具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教學引入(一、教學引入(3分鐘)分鐘)播放歌曲天堂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美麗的西北地區(qū)。二、新授(二、新授(3838分鐘)分鐘)活動一確定西北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欣賞歌曲,并思考這首歌唱的是我國的哪個地區(qū)(西北地區(qū))1、讀圖找出大興安嶺、祁學過程族文字介紹等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三、小結(三、小結(2分鐘)分鐘)學生展示作品四、鞏固練習(四、鞏固練習(2分鐘)分鐘)課件展示練習題,學生口頭完成練習土人情。學生展示自己的圖,并讀圖總結西北地區(qū)的地理位置、范圍和地形類型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 3
大小: 0.2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五章發(fā)展與合作教學設計山東省棲霞市實驗中學路國春■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運用實例比較不同國家的發(fā)展水平差異。2結合世界的國家和地區(qū)圖,歸納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分布特點。3通過實例認識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同時認識到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合作中的不平等,激發(fā)學生學好知識的動力,樹立合作取得更有利地位、為國家繁榮做貢獻的理想?!鼋虒W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運用實例,認識不同國家、不同區(qū)域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教學難點】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爭取更好地位的重要性?!鼋虒W方法■教學方法【教法】資料分析法、讀圖分析法、案例感悟法、總結歸納法、談話交流法。【學法】情景感受法、資料探究法、地圖觀察法、問題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學課時■教學課時1課時。■課前準備■課前準備教師查閱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預習教材,了解當地的外商投資企業(yè)有哪些,生產哪種產品,舉出超市中的進口商品的實例。思考每一組圖片,反映的是兩國哪方面的差異學生比較,回答屬于哪方面差異。教師由此可見,兩類國家的發(fā)展有明顯差異。通常根據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把國家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比較這三組圖片,你發(fā)現兩類國家有哪些差異填入下表國家類型生活水平醫(yī)療條件教育水平發(fā)達國家生活水平高醫(yī)療設備先進,技術水平高人均教育經費高發(fā)展中國家生活水平相對低下醫(yī)療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人均教育經費低(承轉)這是幾個國家的部分情況,那么,全球情況如何呢我們利用世界燈光影像圖來分析一下。燈光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看圖,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哪個大洲燈光最亮說明了什么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 10
大?。?0.54(MB)
子文件數:
-
簡介:田家莊中學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地理導學案編號21班級小組姓名組內評價教師評價主備人李亮備課組長閆科昌課題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人類的居住地人類的居住地聚落聚落提煉與歸納批注與反思提煉與歸納批注與反思【學習目標】1知道鄉(xiāng)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類各種形式聚居地的總稱。2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3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重點難點】聚落的形成與分布【自主學習】建立自信,克服畏懼,嘗試新知一、讀課本81頁第一、二段文字,回答1什么是聚落2聚落可分為__和__,一般來說,先有____,后有___。3居住在鄉(xiāng)村和城市不同類型聚落的居民所從事的生產活動有何不同4鄉(xiāng)村聚落有___、___、___、___等不同類型。5讀圖412,說明鄉(xiāng)村景觀和城市景觀的主要差異6讀圖413,了解影響聚落形成和發(fā)展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7讀82頁第二段文字回答目前,在一些___,工農業(yè)生產比較發(fā)達,聚落分布比較___;在___、___,少有或沒有聚落。二、讀84頁課文,回答目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有300多處。傳統(tǒng)聚落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的____、意大利的____、我國山西省的____、云南省的____、安徽的、澳門等已被列入該名錄之中?!緢F隊合作】學生活動一學生活動一認識民居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學生活動二學生活動二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課堂反饋】2有利于聚落形成與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有()A土壤肥沃,適于耕作B地形平坦C自然資源豐富D水源充足(井泉,湖濱,河畔)3下列地區(qū)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qū)B高山地區(qū)C荒原地區(qū)D冰緣地區(qū)4關于鄉(xiāng)村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A鄉(xiāng)村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B鄉(xiāng)村的居民就是從事放牧C鄉(xiāng)村的居民主要從事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D鄉(xiāng)村的居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6早期的聚落大都選擇在()A山谷里和河流兩岸B土壤肥沃,適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區(qū)C十分炎熱的森林里D交通閉塞的地方7關于聚落的分布,正確的是()A平原地區(qū)、工農業(yè)生產比較發(fā)達、聚落分布比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氣好,適合人們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區(qū),聚落分布稀少D氣候終年炎熱地區(qū),聚落分布稠密8下列有關聚落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世界各地自然環(huán)境沒有差異,只是民族生活習慣不同,建筑風格不同B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民族生活習慣,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風格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木同,建筑材料相同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風格完全相同9有關聚落發(fā)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長B世界上大多數聚落隨著歷史的前進,聚落沒有發(fā)展C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fā)展,聚落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D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聚落占地面積越來越小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2
大?。?0.14(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人口和人種教學設計人口和人種教學設計課型新授課授課時間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理解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2理解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huán)境和經濟的影響。3了解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和分布。二、能力目標1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狀況,以及世界人種的分布。2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qū)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3根據有關人口統(tǒng)計數據,學會繪制人口增長柱狀折線圖。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2通過對世界三大人種特點的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種族平等思想。3通過讀圖、繪圖的訓練,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和審美能力。教學重點(1)世界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2)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huán)境和經濟的影響教學難點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原因教學方法讀圖導學法、小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板圖教學法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兒數大大多于死亡人數,使得人口總數不斷提高,顯然,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和死亡的人數來決定的。所謂的出生率是一年內出生的嬰兒數占總人數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內死亡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率。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長率。自然增長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那么自然增長率小于0呢大屏幕出示活動出示活動2表格表格分排計算。指導學生完成活動2。計算各國人口增長率。世界人口的分布過渡地球上這么多的居民,他們的分布是不是均勻呢大屏幕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從大屏幕上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的是不均勻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來表示。大屏幕人口密度定義人口密度定義學生完成活動1。讀世界人口分布圖。提問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哪兒原因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哪兒為什么提示從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兩方面來分析。讀圖小組討論回答問題。人口增長世界人口是越來越多,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計算每天每小時每秒增加的人數。所以有人稱人類進入了“人口爆炸”的時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 6
大小: 0.1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地圖(第一課時)地圖(第一課時)一、學習目標1會說出什么是地圖的三要素。2能寫出比例尺及其換算公式3會比較比例尺的大小4學會在地圖上確定方向。二、學習過程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自學課本,思考以下問題。1地圖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2寫出比例尺的公式3地圖上比例尺的形式有_、_、三種形式。4在普通地圖上按照______來確定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則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___。在經緯網地圖上,經線指示___方向,緯線指示___方向。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比例尺的大小比較①規(guī)則比例尺實際上是一個分數,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比較和分數的大小比較是相同的,分子相同一般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环粗帜冈叫”壤咴酱?。②方法若出現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先把所有形式的比例尺換算成分數式,并把分子統(tǒng)一為1,然后按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母就可以了。給出三種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怎樣比較大小數字式150000或150000線段式0___40千米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6000000厘米2說說在圖幅一定的情況下,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范圍和內容詳略的關系。達標練習達標練習1小明在圖上量算得學校到居住區(qū)的直線距離為2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4000米,該圖的比例尺是()A12000B14000C1200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0厘米2若地球按120000000制成一個地球儀,則地球儀的赤道周長是()A40厘米B20厘米C200厘米D400厘米3根據下列各幅地圖比例尺判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圖是()A甲圖的比例尺是125000B乙圖的比例尺是1300000C丙圖的比例尺為11000000D丁圖的比例尺是11000004實際距離為1200千米,圖上距離為20厘米,該圖的比例尺為()A16000000B1600000C112000000D1120005在表示同一地區(qū)的四幅圖中,當圖幅不變時,表示內容最詳細的一幅是()A110000000B11000000C1100000D1100006某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縮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縮小后的地圖比例尺是()A14000000B116000000C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距20米D1240000007某幅地圖的比例尺為14000000,在圖上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A50千米B100千米C200千米D250千8一條公路的實地距離是怎么計算出來的9甲地位置在40N,116E的交點上,乙地的位置在30S,20W的按比例點上,乙在甲的()A東北方向B東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10讀圖判斷圖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正西北方向D東南方向11判斷(1)圖中村莊在橋梁的什么方向A東北B西南C北D西(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A東南B南C東D東北12甲地的經緯度是(31N、165E),乙地的經緯度是(28S、25W),則甲地在乙地的()A西北方向B東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南方向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2
大?。?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三節(jié)河流和湖泊的導學提綱第三節(jié)河流和湖泊的導學提綱導學目標導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繪圖知道我國主要河湖的分布,并能勾出內外流區(qū)的界限;結合地形圖理解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過程與方法會利用收集到的資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運用生活實例探究河流的開發(fā)與利用,以培養(yǎng)綜合應用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運用綜合的觀點去看待河流的開發(fā)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生對河流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重點1、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南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較。難點運用生活實例,探究河流的開發(fā)與利用。學習過程學習過程一、情景導入情景導入(3分鐘)二、學習新課學習新課(27分鐘)探究獲知一眾多的河湖探究獲知一眾多的河湖1、依案自學,自主探究依案自學,自主探究(1)教材44頁讀圖找出我國主要河流湖泊①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淮河、額爾齊斯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塔里木河②找出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③分別舉例說出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河流。(2)結合教材44頁讀圖回答叫內流區(qū)域,叫內流區(qū)域;內流區(qū)域多為湖,外流區(qū)域多為湖。2、動手畫一畫、動手畫一畫在地圖冊上空白畫上出這些河流湖泊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結合圖2。29分析我國內外流區(qū)域的特征4、質疑再探、質疑再探形成我國內外留區(qū)域水文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友情提示友情提示氣候和河流的關系。探究獲知二塔里木河和京杭運河探究獲知二塔里木河和京杭運河1、依案自學,自主探究依案自學,自主探究①我國最大內流河是什么河水來源于哪里②塔里木河的汛期為什么近年來下游干枯的原因③京杭運河經過的省級行政區(qū)④溝通那幾大水系哪兩省仍然起到重要的運輸作用2、拓展運用拓展運用閱讀圖229,結合活動3表中的數據,回答下面的問題。(1上述四條河流分布在我國什么地區(qū)2從北到南,河流汛期開始時期和結束時間有何不同汛期長短有何變化3四條河流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大為什么4黃河的支流渭河、東北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5以黃河花園口站和西江梧州站為例,說一說這兩條河流流量年內變化有何不同這些變化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三、課堂小結、整合提升(三、課堂小結、整合提升(5分鐘)四、鞏固提高、達標檢測四、鞏固提高、達標檢測(10分鐘)(一)、填空題1、人們把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__________河,_____________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結冰現象。2、內流河的河水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京杭運河北起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市。4、受地勢__________的影響,我國大部分河流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流入__________洋。5、內流湖基本上是__________湖,外流湖是__________湖。6、內流河多數是__________性河流,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__________河。7、京杭運河自北向南溝通__________河、黃河、__________河、長江和__________江五大水系。(二)選擇題1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是A蘇伊士運河B巴拿馬運河C基爾運河D京杭運河2位于我國最北端的河流是A黑龍江B烏蘇里江C珠江D雅魯藏布江3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A洞庭湖B鄱陽湖C青海湖D太湖4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A弱水B塔里木河C湘江D渭河5下列河流中屬于內流河的是A弱水B渭河C漢江D遼河6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A珠江B長江C額爾齊斯河D怒江7下列河流中有凌汛發(fā)生的是A珠江B黃河C長江D淮河8形狀像“幾”字形的河流是A黃河B長江C淮河D黑龍江2、動手畫一畫3、合作探究4、質疑再探探究獲知二塔里木河和探究獲知二塔里木河和京杭運河京杭運河1、依案自學,自主探究2、拓展運用三、課堂小結、整合提升(三、課堂小結、整合提升(5分鐘分鐘)四、鞏固提高、達標檢測四、鞏固提高、達標檢測(10分鐘分鐘)要河流的名稱位置。目的在于讓學生會運用地圖查找相關的地理事物,動手填繪地圖,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并為學生運用地圖探究內、外流區(qū)河流特征做好鋪墊。3、外流河和內流河水文特征。這部分是本節(jié)的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我國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年變化曲線圖,提出以下思考問題小組討論①四條河流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么地區(qū)②四條河流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大,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小,為什么③黃河、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④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和外流河比較有什么不同⑤外流區(qū)域內北方和南方的河流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讀圖、思考及討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了解我國外流區(qū)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以及不同地區(qū)水文特征的差異性。4、分析形成內外流區(qū)域形成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我國的氣候分布及特征分析。塔里木河和京杭運河。這部分內容簡單,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結合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從中獲得知識。①我國最大內流河是什么河水來源于哪里②塔里木河的汛期為什么近年來下游干枯的原因③京杭運河經過的省級行政區(qū)④溝通那幾大水系哪兩省仍然起到重要的運輸作用閱讀圖229,結合活動3表中的數據,回答下面的問題。(1上述四條河流分布在我國什么地區(qū)2從北到南,河流汛期開始時期和結束時間有何不同汛期長短有何變化3四條河流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大為什么4黃河的支流渭河、東北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5以黃河花園口站和西江梧州站為例,說一說這兩條河流流量年內變化有何不同這些變化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學生總結所學到的知識,通過回顧知識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形成知識體系。做相關的習題。展示學生的成果,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并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讓學生感覺學習愉快。學生結合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回答。教師點撥糾錯。學生結合學案,閱讀材料,自主學習,找出答案。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后,教師及時肯定并鼓勵學生。教師先找個別同學歸納,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大屏幕出示練習題,學生做題板書設計河流和湖泊一、一、眾多的河流湖泊二、內流區(qū)域和外流區(qū)域三、塔里木河和京杭運河課后反思本節(jié)是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第三節(jié)河流與湖泊第一課時,授課中我主要以學習指導法為主結合講授法進行本節(jié)的教學,教學中特別注意讀圖環(huán)節(jié)。由于河湖的分布、河流的走向、水文特征等是在地形和氣候要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節(jié)的各種地圖外,還要引導學生查閱“中國地形圖“、“三級階梯示意圖“、“我國降水量分布圖“等。即通過閱讀本章的地圖,歸納得出現象和特征;通過閱讀前兩章的相關地圖,分析得出這些現象和特征的成因,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逐漸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 3
大?。?0.12(MB)
子文件數:
-
簡介:武威第四中學課堂教學設計武威第四中學課堂教學設計總課時課題第一章第二節(jié)眾多的人口授課時數第課時學期總課時課型新授知識技能1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2運用我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過程方法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我國人口分布圖,找出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線兩側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理解計劃生育國策在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點人口過多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教學難點人口過多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教法學法啟發(fā)式講述法、小組討論法等。課前準備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眾多的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總數、人口特點人口的發(fā)展方向二、人口東多西少人口密度人口地理界線教學后記主備人第一輪審核第二輪審核提出人口地理分界線的地理學家是胡煥庸。從黑龍江黑河到云南騰沖畫一條直線,則此線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騰沖一線,東南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3,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4;西北部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蓟顒印健蓟顒印絇14活動1、2〖課堂小結〗〖課堂小結〗我國的人口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人口分布不均,東多西少。人口地理分界線。〖連接會考〗〖連接會考〗1、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錯誤的是()A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B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C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D我國城鎮(zhèn)人口增長快是因為城鎮(zhèn)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布地理分界線2、關于我國人口的問題的國策是()A控制人口數量B實行計劃生育C提高人口素質D晚婚、晚生、優(yōu)〖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布置〗西部地區(qū)大部分為荒漠和戈壁,僅河谷和山前地帶有少量的可耕地,山地有少量的草場和森林。這里地表水缺乏,能夠發(fā)展農牧業(yè)和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較少。因此,西部地區(qū)應立足本地的實際,努力發(fā)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能大量移民。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突出的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zhèn),是我國城鎮(zhèn)人口增長快的原因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3
大?。?0.1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二章第二章地圖地圖傳輸地理信息的工具傳輸地理信息的工具21認識地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能在地圖上依據經緯線或指向標系確定方向。2、在地圖上測量兩點間的距離,并根據比例尺換算成實地距離。3、在地形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種地形。4、能在東高線地形圖上估算圖上某個地點的高程。教學準備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問題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問題1、當我們出差或旅游來到一個陌生地方的時候,要想達到目的地,此時我們最想有的是什么呢2、那么地圖有哪些種類,用途呢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會不再顧慮去陌生的地方。二、閱讀課本,自主學習二、閱讀課本,自主學習1、地圖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關于“比例尺”,思考下列問題(1)如何量算地圖上兩點之間的實地距離(2)出示臺灣地圖,計算從高雄到臺北,這兩座城市的圖上直線距離是多長實地距離又是多長如何利用圖上給出的條件計算出來。(3)同學們能否利用地圖給出的比例尺,計算出該地圖與它表現的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3
大小: 0.1(MB)
子文件數: